近日,“中國好人”叢慧玉再次來到如皋市人民法院執行接待室,雖然還是與“還錢”有關,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她這次成為了“被還錢”的一方。
接待室里,一方是“消失”了16年之久的失信被執行人呂某,一方是堅持十多年、起早貪黑打零工替亡子還清債務的七旬老人叢慧玉。被執行人呂某將東拼西湊來的厚厚一沓現金交到叢慧玉手中,神色中滿是懊悔與愧疚:“叢阿姨對不起,現在我只能湊這么多錢,剩下的我一定每個月按時給您……”
“小呂,你現在的困難我能體諒,錢你慢慢還,我相信你以后一定是講誠信的人。”頭發花白的叢慧玉安撫地拍了拍呂某的肩。
這一刻,狹小的空間充滿溫情,人性的“善”與“信”悄然傳遞。雙方的握手言和,不僅讓一樁延宕多年的執行案件得以重現轉機,更續寫了一段“中國好人”以榜樣的力量感召他人重拾信義的道德佳話。
回溯當年,叢慧玉的兒子洪勇的裝修生意剛剛起步,手頭并沒攢下太多積蓄。因承接呂某裝修工程反被欠下60.8萬余元債務,讓洪勇的公司陷入了困境。洪勇既是債權人,同時也成了欠債人,所欠的材料款、人工費和貸款同樣也有60余萬元。
就在洪勇竭盡全力讓公司走出經營困境時,2011年4月,他卻因突發疾病不幸去世。
盡管如皋市人民法院窮盡一切執行措施,但“消失”的被執行人呂某、無可供執行的財產,一度讓案件走進了“死胡同”?!斑@個案件執行難度確實很大,但我們一直在跟進。叢老太這些年過得很不容易,我們不能讓這樣的一個好人寒心。”如皋市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常雪萍表示。
兒子洪勇去世時,叢慧玉只有59歲,孫子才6歲。她和老伴承受著巨大悲痛料理完兒子后事,沒幾天就有債主拿著洪勇打下的欠條找上門來,有的是材料商、有的是裝修工人,金額從數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經過梳理,兒子欠下的債務竟有60多萬,這對一個剛遭遇不幸的農村家庭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雖然知道呂某還欠兒子60多萬元,但幾年來呂某已不知所蹤。“兒子寫下的一張張欠條,也是別人的生計。不能因為兒子不在了,債就不還了,也不能因為別人欠他的錢,我們就再欠其他人的錢不還?!边@種發自內心的樸實想法,讓叢慧玉老兩口向債主許下承諾:兒子欠下的錢,我們打工來還,一分都不會少!
于是,“信義母親”用整整12年時間,打工替子還債,直到去年4月,終于將欠下的60多萬元債務全部償清。
去年,案件的“接力棒”傳到了法院執行干警陳路遙手中。今年8月下旬,發現呂某在無錫出現后,執行人員迅速將其帶回如皋,并對其司法拘留15日。
“拘留期間,我們給他講述了叢奶奶的故事,他明顯流露出驚訝、欽佩和慚愧的神情,說明他內心真正受到了觸動?!标惵愤b說。9月7日,呂某拘留期滿,但他并沒有像大多數失信人一樣繼續擺出一副“欠債不還”的姿態,而是主動找到法官:“我盡量多籌一些錢,先還一部分給叢阿姨?!?0月18日,呂某帶著變賣汽車等籌到的4萬多元,在如皋法院和叢慧玉見面了。
如果不是呂某,自己也不用過得如此艱苦。見到呂某的那一刻,多年來生活的艱辛、喪子的悲痛,齊齊地涌上叢慧玉心頭。但老人很快恢復了平靜,反倒勸慰起了呂某,讓他誠實做人、踏實生活,只字不提自己打工還債的事、這些年經受的苦,而是反復提到政府的關懷和好心人的幫助。
近年來,如皋積極完善誠信制度設計,構建“1+4+N”的制度框架體系,打造“一庫一網一平臺”,推出“信易+”產品服務,在20個領域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實現法人和自然人信用基礎數據全覆蓋,信用建設與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務深度融合,以全周期管理方式打造“誠信如皋”金字招牌。當地“誠信妻子”孫樹美、“信義小伙”陳偉、“情義大叔”繆元林等道德典型層出不窮。如皋對先進典型給予“免費體檢”“節日慰問”等制度化禮遇,更是讓好人有光彩、享榮耀、受尊崇。一個個身邊好人,以凡人善舉點亮道德燈塔,成為微笑之城的拼圖;一件件暖心故事,讓群體效仿引領全民向善,正是大愛如皋的見證。(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