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意為“初始”,在這個仲夏的開端,6月6日下午,南京雨花臺區“我們的節日·端午”暨雨花街道第六屆花朝節活動舉行。在玉蘭花香的指引下,雨花街道居民、志愿者、學校師生以及企業代表等250余人齊聚一堂,體驗非遺魅力、品味傳統文化,感受別樣“花香”端午。
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在農耕社會時代,是種植花卉的花農們的重要節日。南京花神廟,在明代曾是最大的皇家御用花園,昔時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祖輩以種花為業,如今的花神廟老村落雖消失在歷史的云煙中,但人們對花神文化傳承與發揚的意愿卻愈發強烈。本次活動以“姹紫嫣紅花神美 ‘粽’情高歌新征程”為主題,通過花車游行、漢服展演、公共服務情景劇、歌舞表演、民俗互動等形式,將古老悠久的花神文化與端午民俗相結合,讓大家沉浸式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內涵。
活動現場,六組設計精巧、充滿特色的花車依次亮相,分別以梅花、白蘭花、梔子花、月季花、茉莉花、薔薇花為主題,吸引了眾多目光,身著漢服的小姐姐為現場觀眾贈送香囊、鴨蛋與粽子。現場還為“新花神傳承人”頒發獎杯。花神傳承人尚鳳霞祖輩三代都在花神廟以種花賣花為生,她11歲開始接觸花藝,41歲帶領花農開墾農場,創業致富。數百年來,在這片以花得名的土地上,花農們趁著時代的春風,用行動賦予花神新的時代意義,如今已屆花甲之年的尚鳳霞對記者說:“如果身體允許,我要干到80歲,追隨祖輩腳步,見證和傳承花神信俗文化發展。”
為了讓參與者更深入地體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和魅力,活動現場還精心設置了包粽子、繪制祝福手工扇、編織五彩繩和制作艾草香囊等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的熱情參與。花神廟社區黨委書記施洋介紹到:“2019年花神信俗成功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花神廟古村落地名入選江蘇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這些榮譽的背后是社區對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不懈努力。未來花神廟社區將繼續探索和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譜寫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華彩篇章。”
新華報業·新江蘇 記者 楊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