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等5部門《關于開展2024年“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和我省工作安排,經廣泛發動、逐級推薦、實地走訪、集中評審、集體評議等程序,擇優產生了50名(組)2024年度“新時代江蘇好少年”人選,現予公示。
公示時間:2024年4月7日至2024年4月11日
電子郵箱:jswcnrc@126.com
歡迎社會各界監督評議,如有意見建議,請于2024年4月11日前向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反映。
南京市
1、龔 鋮,男,漢族,2009年2月出生,少先隊員,南京外國語學校初二年級學生。他17個月時因腦干延髓腫瘤手術后遺癥,頸部以下全部癱瘓,但他自強不息、好學上進,在媽媽的陪伴下,經歷了近7年的康復期后,開始了艱辛的求學之路,堅持半天上學、半天復健,春夏秋冬、風雨無阻,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優異成績考上省內知名中學,并保持每門學科全優。他心懷感恩、樂于分享,在醫院期間為病友捐獻康復器械,鼓勵病友樹立信心,他還努力學習電腦編程,立志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成績,更好地幫助患病群體,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關愛。曾連續三年獲得南京市勵志獎學金、省級數學和英語競賽一等獎等榮譽。入選2023年南京市“新時代好少年”。
2、鄭嘉樂,女,漢族,2011年10月出生,少先隊員,南京市鐵心橋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她品學兼優、多才多藝、樂于助人,熱愛紅色文化、熱心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示范和帶動身邊同學爭做紅色文化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她成功入選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和梅園新村紅領巾講解員,是六朝博物館“小青蓮”志愿者、南京市青少年普法志愿者,志愿服務時長超200小時,參加講解100余場次,服務人數過萬人(次)。她積極參與助殘助盲、義捐義演、保護長江等公益環保行動,參加江蘇大劇院合唱團公益演出,引領班級同學積極投身各類紅色主題文化活動之中。曾獲“紅領巾獎章”五星章、“江蘇好少年”、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特等獎等榮譽。入選2023年南京市“新時代好少年”。
3、趙王琪,女,漢族,2010年1月出生,少先隊員,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八年級學生。她勤奮刻苦、積極進取,展現出對乒乓球運動的熱愛與天賦,并以超乎同齡人的毅力和堅強不斷挑戰自我,多次獲得全國、全省錦標賽同年齡段冠軍,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在小學階段便囊括江蘇省小學生錦標賽同年齡段女子單打冠軍,被江蘇省乒乓球隊錄取,此后又先后獲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南方賽區)、全國青少年乒乓球精英系列賽女單冠軍,并入選國家青年集訓隊,代表國家出征國際賽場。她在繁忙訓練的同時勤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連續四年榮獲校級“三好學生”、“學習標兵”。曾獲WTT青年系列賽克羅地亞站U13女單冠軍,多哈站U15女單季軍、混雙季軍,入選全球青少訓練營。入選2023年南京市“新時代好少年”。
4、陳致遠,男,漢族,2013年4月出生,少先隊員,南京市江寧區麒麟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他勤學苦練、孜孜不倦,從小就對珠算產生濃厚興趣,并通過堅持不懈的練習,在全國、全省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他示范帶動學校珠心算團隊積極向上,熱情幫助其他同學的學習,積極宣傳推廣珠心算文化,在學校珠心算展覽館多次為來賓表演并獲得好評。他各科成績名列前茅,每學年均被評為學校三好學生,是同學們心中學習的標兵。曾獲得全國第六屆珠心算能力比賽B組團體一等獎、個人全能一等獎,“中珠杯”全國珠心算網絡比賽特等獎等榮譽。入選2022年南京市“新時代好少年”。
5、錢煌呈,男,漢族,2012年9月出生,少先隊員,南京江北新區高新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他熱愛科技發明,希望通過自己的發明創造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他先后發明了“智慧語音提醒藥盒”、“智慧防溢飲水機”、“智慧防火充電站”、“智慧語音垃圾桶”等科創成果。他積極參加環境保護等公益活動,制作環保科普動畫短視頻,用創意小發明為環保事業貢獻力量。曾獲“江蘇好少年”、江蘇省“優秀少先隊員”、“紅領巾獎章”五星章等榮譽。入選2022年南京市“新時代好少年”。
無錫市
6、強啟涵,女,漢族,2012年5月出生,少先隊員,無錫市崇寧路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她從幼兒園中班起,就奮斗在球場,從無間斷,練熟每一個技術動作,打好每一場大小比賽,球不落地,絕不放棄。2019年至今,先后獲得無錫市和江蘇省小學生羽毛球比賽的單打、雙打金牌,全國羽毛球后備人才基地比賽9歲組女子單打冠軍,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青少年部羽毛球比賽10歲組女子單打冠軍等。強啟涵用頑強拼搏詮釋著一名優秀運動員的過硬素質,她的精神凝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影響著身邊同學們愛運動、樂運動。入選2023年無錫市“新時代好少年”。
7、徐 鳴,男,漢族,2012年4月出生,少先隊員,江陰市祝塘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他家境貧寒,家中有一個雙目失明、精神異常的姐姐。從小徐鳴就理解父母的不易,他總會主動分擔家務、照顧殘疾的姐姐。平時,幫姐姐洗臉、刷牙、洗腳、喂飯都不在話下。每到休息天,他常陪著姐姐外出散步,讓姐姐感受世界的美好;晚上,給姐姐放睡眠音樂、講故事,學著像媽媽一樣哄姐姐睡覺。疫情停課期間,他除了上好網課,包攬家務,還要照顧姐姐,光喂藥,一天就要十幾種,他從無差錯,也毫無怨言。他就是這樣,用溫情默默守護著姐姐。在學校中,他是助人為樂的小炎黃,是勤奮刻苦的“三好學生”。他努力筑夢,希望自己快快長大,成為姐姐最堅實的依靠。入選2023年無錫市“新時代好少年”。
8、葉文韜,男,漢族,2008年11月出生,共青團員,無錫市梅里中學九年級學生。他因家庭遭遇變故,幾近輟學,在政府資助和學校關心下得以緩解,他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唯有更加刻苦、勤奮努力才不負國家的培養、老師的教導和父母的養育。從小學到初中,他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或“優秀少先隊員”等。他積極參與志愿公益活動,疫情期間在核酸檢測現場主動維持秩序,周末或假期常去革命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走進社區關愛老人。他曾多次代表學校在創客大賽、機器人編程、長短跑及跆拳道比賽等獲獎。他以身作則,讓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動在身邊廣泛傳播。入選2023年無錫市“新時代好少年”。
9、華淑妍,女,漢族,2011年6月出生,少先隊員,無錫市河埒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她是勤學善思、熱心公益的小先鋒,是紅色文化傳遞的小使者。她熱愛家鄉紅色文化,是紅領巾宣講員,積極參加“紅領巾尋訪”“童心向黨”“傳承紅色基因”等主題教育,多次走進街道、社區等宣講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感人事跡,與同學們攜手走訪革命老戰士。她樂于助人、熱衷公益,積極發動同學加入公益大家庭,走進敬老院、社區等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她勤學善思,連續多次被評為“數學小能手”“英語小能手”“寫字小能手”“同伴之星”“三好學生”等。入選2023年無錫市“新時代好少年”。
徐州市
10、彭藝桐,女,漢族,2010年11月出生,少先隊員,新沂市第一中學七年級學生。她從小熱愛繪畫,創新用Q版漫畫傳播紅色文化,讓革命先驅們不再是教科書上遙遠的人物,而成為同學和網友們生活中的好朋友、好榜樣。受電視劇《覺醒年代》影響,她開始大量閱讀魯迅著作,并創作以魯迅、李大釗等革命家形象為主題的漫畫并在網上連載,已收獲5.5萬關注、34.3萬點贊留言,帶動周圍同學與她一起讀紅色經典、學革命先輩。她一人執筆,一顆紅心,以創造性、青春化的方式致敬革命先輩,展示了新時代少年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入選2023年徐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11、周奕辰,女,漢族,2007年10月出生,共青團員,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高一年級學生。她積極傳播紅色文化,熱心志愿服務,是同學和老師們眼中的“紅色傳聲筒”和“學雷鋒小標兵”。她熱情開朗,喜愛閱讀,匯編細纂中英文紅色小故事200余篇,進行線上線下廣泛宣講,讓外國友人了解中國故事、中國精神、中華文化,帶頭成立紅色理論學生宣講團,在校園、社區等開展紅色宣講百余場。她勤奮好學、品學兼優,多次在全國及省級活動中獲獎,獲評省、市“最美中學生”。她心中有夢,熱衷公益,積極參與社區和校園志愿服務活動,她還是養老院的“暖寶”,7年來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到養老院陪伴看望老人 100多次,用自己的行動踐行新時代雷鋒精神。入選2023年徐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12、付明子,女,漢族,2010年7月出生,少先隊員,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學八年級學生。她小小年紀,勇敢捐髓救父,以反哺之私的孝心舉動感動了社會。2022年9月,付明子的父親被診斷為白血病,只有付明子的骨髓和爸爸相合。父母擔心捐獻骨髓可能會對這個12歲的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嚴重傷害,付明子卻毫不畏懼。為了達到捐獻要求,她在精心安排學習的同時,半個月里減重8斤。一般的移植只需要100-150毫升備用血,但爸爸比較重,所以用的比較多,需要提取350毫升,而付明子血管又比較細,抽取備用血是件很痛苦的過程,但為了救爸爸,她沒有絲毫畏懼猶豫,最終捐髓成功。入選2023年徐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13、朱彥好,女,漢族,2015年1月出生,少先隊員,徐州市大學路實驗學校小學三年級學生。她善于思考、喜歡鉆研、樂于動手,“最厲害的手工大王”是班級同學對她的最高評價。她5歲時受電影啟發,立志用科技改變生活,努力學習人工智能及電腦編程,設計、改進了自助飲料機、小送餐機器人、紙板電子琴、擴音器、單杠小人等三十余個作品。2023年,她作為隊長,發著高燒帶隊參加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并取得大賽太空挑戰賽一等獎。入選2023年徐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常州市
14、祝一凡,女,漢族,2009年10月出生,少先隊員,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八年級學生。她從小喜歡體育,每天刻苦訓練手球,無論風吹日曬,從不遲到早退,為了一個規范動作會重復練習幾千遍,她付出了同齡人無法想象的汗水,但是從獨立訓練中她也學到了很多,少了嬌慣多了成熟穩重。她是手球隊核心,懂得何時首當其沖調動士氣,懂得如何無私的傳球配合,多次在省級運動會和手球錦標賽中榮膺MVP。她堅持全面發展,訓練之外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絲毫沒有落下功課,初中三個學期均被評為“優秀學生”,她用行動告訴大家,德智體美勞是可以全面發展的。入選2023年常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15、桂少璞,男,漢族,2011年3月出生,少先隊員,常州市湖塘實驗中學七年級學生。熟悉他的人都會親切地稱呼他為“小逗兵”“小播音”“信息俠”。他堅持筆繪紅色夢想,描繪新時代中國軍人的形象,7年創作了9本“小逗兵”系列繪本并被《軍事大王》刊發,先后獲江蘇省青少年繪本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他的繪本里飽含著濃濃的愛國情懷和對軍人的崇拜之情,原創的IP形象“小逗兵”商標成功注冊。他堅持誦讀紅色經典和傳統文化,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美好中國形象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七彩語文杯”、“菁菁杯”等大賽中分別獲國賽金獎、省賽一等獎等。他刻苦學習編程技術,在“藍橋杯”、“金鑰匙”等科技競賽中多次獲獎。入選2023年常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16、費雋杰,男,漢族,2013年8月出生,少先隊員,常州市武進區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他是科學小達人,善于用科技成果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難題。他用學習機器人原理和編程知識,并且通過自己動手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以致用將夢想變成現實,利用Scratch制作“智能校園”,展現了智慧停車、智慧窗簾、智能燈光、智慧課堂等數字化智能場景。他勇于創新、熱心科普,制作“智能反詐,安全識別”小程序,將“紅包領取”“電腦故障排除”等詐騙常見套路設置成游戲互動項目,讓老人們加深對反詐電話的記憶,用所學為反詐事業出一份力。入選2023年常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蘇州市
17、李晨悅,女,土家族,2010年8月出生,少先隊員,蘇州市吳江實驗初級中學初二年級學生。她8歲時被確診克羅恩病,6年來一日三餐幾乎只吃營養粉,但她以樂觀的心態與疾病做抗爭,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自學病理學知識,如同太陽花一般地向上生長。她勤奮好學、陽光開朗,治療期間不僅將自己的學習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還和醫生交流注意事項、護理知識,和病友們共同尋找康復之路。她熱心公益、熱愛集體,擔任班長和校學生會主席,組織同學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活動及志愿服務,多次被評為校優秀學生干部。她立志成為一名“醫生作家”,希望在投身醫學攻克難題的同時,通過寫作用自身經歷鼓舞和激勵更多人。入選2024年蘇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18、陳鍇心,男,漢族,2012年7月出生,少先隊員,太倉市實驗小學高新區校區六年級學生。他受父母影響,從小樹立“勞動最光榮”的價值觀念,養成愛勞動、會勞動、勤勞動的良好習慣。身為班干部,他主動承擔班級事務,不僅臟活、累活總搶在先,還組織同學們積極參加主題勞動周等各類活動,用實際行動帶動身邊人感受勞動的快樂。他用科技賦予勞動新內涵,在勞動技能大賽中,將日常家居勞動需求與科技理念相結合,設計完成一套匠心獨運的智能家居創新作品,全方位展現新時代青少年的多元思維、勞動技能和創新能力。2023年,在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中榮獲全國決賽一等獎、省賽一等獎。入選2024年蘇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19、鄧信哲,男,漢族,2010年8月出生,少先隊員,蘇州市南環實驗中學校初二年級學生。他小學時加入校蘇燈制作社團,苦學“扎、糊、剪、繪”等技藝,將科技和蘇燈有機融合,立志將非遺文化傳承好、發揚好。他不怕苦、不怕累,小學期間每天都會花一個小時練習基本功,初中后也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一有時間就和本地非遺傳承人練習制作技藝,和同學們交流學習心得。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蘇燈文化,他積極參加全國、省、市各類非遺文化展示活動,參與拍攝的《傳承的力量——流光溢彩蘇燈》中秋特輯在央視頻展播。2023年,在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榮獲“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一等獎,創作的“嫦娥號”“玉兔號”等無人機燈受到現場師生的一致好評。入選2024年蘇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20、陳梓汐,女,漢族,2013年1月出生,少先隊員,蘇州市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她5歲開始學習輪滑,多次在國家、省級速度輪滑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目前已加入市輪滑隊。她品學兼優、興趣廣泛,學習成績優異,喜歡編程、舞蹈、書法,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和展演。她積極向上、敢于拼搏,堅持每天上學前和放學后進行兩到三個小時的輪滑練習,日復一日,從不喊苦叫累。2023年,在全國速度輪滑錦標賽上榮獲少年女子丙組3000米接力冠軍,成為蘇州市年齡最小的速度輪滑全國冠軍。入選2024年蘇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南通市
21、張許熠,男,漢族,2007年10月出生,共青團員,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高一年級學生。他喜歡思考、樂于探索,熱心公益和科普,13歲成為B站(視頻網站)科技頻道UP主,目前已擁有13萬粉絲,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超百萬,原創視頻總點擊量超千萬,是網絡正能量的積極傳播者。他堅守夢想,鍥而不舍地學習、創作、改進,不斷提升科普作品價值。他熱愛公益,組織同學參加愛心活動,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視頻制作技術開展反詐宣傳,影響和帶動更多身邊人向善向美。2023年,作品《元宇宙空間》獲第五屆國際中學生短片電影展青少年選擇獎,作品《數字漫游》獲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大學生動畫節“小白楊獎”二等獎。入選2023年南通市“新時代好少年”。
22、姜智棋,男,漢族,2012年11月出生,少先隊員,海安市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他熱愛傳統武術,5歲開始練武,先后在省級以上武術比賽中獲獎30余次,是當地有名的“功夫少年”。他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除了練習拉韌帶、下腰、側空翻等基本功,還要花一個小時進行跑步、舉啞鈴、俯臥撐等體能訓練不僅從不抱怨還樂在其中。多年的練武經歷,更是讓他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武術的魅力,賽場上、校園內、社區里,他用扎實的功底、沉穩的氣質、利落的招式,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了傳統武術文化。2023年,在第九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上獲得拳和傳統器械類別冠軍。入選2023年南通市“新時代好少年”。
23、李心艾,女,漢族,2011年3月出生,少先隊員,南通市海門區湯家小學六年級學生。她從小就對航模有著濃厚的興趣,立志長大后當一名女飛行員。小學三年級時,她報名參加校航模興趣小組,并加入模擬飛行女子組。模擬飛行不僅需要技術,還要了解航空知識。為了更好地鍛煉自己,她積極參加模擬飛行訓練,反復觀看航模飛行視頻,了解飛機結構特點、飛行原理、操控技術、航空事件等相關內容,儲備飛行專業相關知識。她陽光開朗、多才多藝,喜歡演講、寫作、畫畫、舞蹈,還擔任班級“心理健康委員”,組織同學參加校園心理劇表演以及志愿服務等活動。2023年,在第十四屆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中獲小學女子甲組Y—特技競速一等獎。入選2023年南通市“新時代好少年”。
連云港市
24、相霽軒,男,漢族,2008年6月生,共青團員,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高二年級學生。他勤學善思、熱心公益、熱愛勞動,結合生活進行發明創造,積極投身各項公益活動。他多才多藝、學以致用,主創《百變馬丁》反詐情景劇在校園、商場、公園演出10余場,參加《我愛古詩詞》第一季節目成功躋身半決賽。曾獲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互動編程決賽二等獎、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江蘇省金鑰匙仿生機器人創意大賽二等獎、江蘇好少年等獎項和榮譽。入選2022年連云港市“新時代好少年”。
25、劉玟萱,女,漢族,2012年10月出生,少先隊員,連云港市蒼梧小學五年級學生。她熱愛紅色文化、傳播紅色故事,作為校少先隊大隊長示范帶動身邊同學傳承紅色基因。她零距離尋訪時代楷模王仕花、參戰老兵和“雷鋒車”組,汲取和賡續榜樣精神,帶動星火兒童團開啟紅色尋根路,是學校頗具影響力的“紅孩子”。她積極參與市革命紀念館“小推車”志愿者和校紅領巾廣播站活動,深入駐地部隊、學校、村居一線宣傳紅色文化200余場,服務參觀人員近萬人。她投身公益活動,積極參與校“紅石榴家園”“國防綠”展館創建,堅持幫助生活困難兒童。曾獲“江蘇好少年”、江蘇省中小學生誦讀大賽二等獎。入選2023年連云港市“新時代好少年”。
26、吳娜依朵,女,漢族,2009年5月出生,共青團員,連云港市海慶中學九年級學生。她出生于文藝之家,從小就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泥塑、剪紙等技法,并加入社區非遺宣傳志愿服務隊伍,致力于持續推廣非遺文化。她在學校開設“非遺小講堂”,把民間藝術請進課堂,為同學們介紹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現狀和發展,創作的美術作品《剪紙人物》入選市美術館少兒書畫院優秀作品展,電腦繪畫《放學后》獲江蘇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一等獎。曾獲“江蘇好少年”、“江蘇最美中學生”等榮譽。入選2021年連云港市“新時代好少年”。
27、陸 瑤,女,漢族,2012年3月出生,少先隊員,灌南縣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她是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再傳弟子劉勇的親傳弟子,是陳氏太極拳第十三代傳承人,江蘇省武協會員。她5歲時啟蒙學習太極,7歲時正式拜師勤學苦練,11歲時參加國際大賽以賽促學,先后斬獲國內外各類太極比賽獎項16次,2023年8月在第九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榮獲女子A組陳式傳統太極拳一等獎、太極劍二等獎。她不僅在太極拳領域屢獲佳績,還品學兼優,熱愛公益,先后參加環保公益、紅十字宣傳、慰問演出等志愿服務活動80余次。入選2023年連云港市“新時代好少年”。
淮安市
28、張漢業,男,漢族,2011年11月出生,少先隊員,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六年級學生。他用腳丈量廣闊世界,用心感受美好生活,用筆描繪偉大時代,勾勒出一幅靚色、紅色、暖色交織的多彩畫卷。他熱愛繪畫,走過除西藏外的所有省級行政區,創作插圖日記2000余篇,作品《長城》在英國藝術展亮相,原創西游記logo被選為《淮安地方文化》叢書插畫人物,3000多字古文插圖《蟒蛇王傳》在網絡發表;他多次組織紅色尋訪,用畫筆傳播紅色文化,制作紅色場館手抄報在學校和社區宣講;他用畫筆溫暖他人,陪伴心理問題同學走出陰霾,組建“美術創意社團”和“小古文誦讀社團”,帶領成員多次獲得全國比賽獎項;他多才多藝,全面發展,花鳥畫、素描、軟筆書法、硬筆書法、圍棋、跆拳道、珠心算等樣樣精通。入選2023年淮安市“新時代好少年”。
29、袁鼎益,男,漢族,2010年6月出生,少先隊員,淮安市南京外國語學校淮安分校八年級學生。他從小對科學興趣濃厚,勤于動手、勇于創新,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是老師眼中的小助手,同學們眼中的“小科學家”。小學二年級,他僅通過三個月就掌握了EV3機器人編程,作為全場年齡最小的選手參加藍橋杯全國決賽,獲得第七名。他設計的月球小車、輪足機器人、多功能人形機器人等先后獲得江蘇省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Arduino智能設計一等獎、第六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綜合創新專項賽銀獎等。曾榮獲“江蘇省少年科學院院士”、江蘇省“最美中學生標兵”等稱號。入選2023年淮安市“新時代好少年”。
30、孫 麗,女,漢族,2013年1月出生,少先隊員,漣水縣陳師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她熱愛科學,勤學善思,是當地“青少年科技創新標兵”。她根據日常生活觀察,調研后提出的高溝捆蹄改進建議,得到捆蹄公司的積極回復,微辣口味的捆蹄已經生產并投入市場,未來還會生產小包裝的捆蹄,推動當地美食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她熱愛科學,是“江蘇省少年科學院院士”,設計的《基于物聯網環境下的智能小院》和《智能化植物育苗箱》同時獲得江蘇省和淮安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一等獎;2023年9月參加江蘇省流動科技館“小小科普講解員”大賽獲得二等獎。入選2023年淮安市“新時代好少年”。
31、胡馨月,女,漢族,2011年6月出生,少先隊員,淮安市曙光雙語實驗學校七年級學生。小學期間,她是校“紅軍娃講解團”優秀講解員,帶領同學們讀紅色文章、尋紅色足跡,走進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故居等紅色景點開展志愿講解活動,先后多次為中央和省市領導講解,得到一致好評。在全省中小學開學第一課中,她現身講述周恩來總理的光輝事跡。在淮安市對外宣傳片中,她是淮安學生形象大使。她熱愛學習,興趣廣泛、多才多藝,曾獲國際舞蹈海外桃李杯大賽一等獎、《雙龍杯》全國少年兒童書畫大賽金獎、江蘇省少兒才藝大賽一等獎、江蘇省中小學金鑰匙科技競賽二等獎等。入選2023年淮安市“新時代好少年”。
鹽城市
32、徐鈺淇,女,漢族,2012年6月出生,少先隊員,鹽城市亭湖區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她傳承紅色基因、熱愛紅色文化,積極參加紅色故事宣講、紀念館講解服務等活動,是鹽城新四軍紀念館一名優秀的“小鐵釘”講解員。從三年級起,她累計參與300多次義務講解。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四軍紀念館后,她備受鼓舞,主動提出延長節假日志愿講解時長,給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深入講解紅色故事、革命故事。作為當地紅領巾宣講隊隊長,她積極組織隊員們走進農村中小學校、社區和村莊,開展紅色故事宣講100余場次。為講好革命故事,她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整理、摘抄近30萬字書籍資料,探索用第一人稱開展英雄故事沉浸式講解,以少年之聲傳遞紅色正能量。2023年,獲江蘇省紅色故事宣講大賽“優秀志愿講解員”、省“紅領巾講解員”風采展示活動特等獎。入選2023年鹽城市“新時代好少年”。
33、周俁陽,男,漢族,2013年10月出生,少先隊員,鹽城市騰飛路小學四年級學生。他勤于學習、喜歡鉆研,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動手能力。他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在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在老師的指導下先后設計10余款小程序游戲,2023年獲第十四屆藍橋杯青少年編程大賽Scratch初級創意編程組二等獎。他作為學校魔方社團“小老師”,自學魔方基礎課程和CFOP解碼,解鎖三階、四階、五階和多種異形魔方,并將所學技能及時與同學們分享。入選2023年鹽城市“新時代好少年”。
34、夏麗蕊,女,漢族,2013年7月出生,少先隊員,建湖縣湖陽路小學五年級學生。她多才多藝、以筆追夢,積極參與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用“詩情畫意”呈現著對生活的熱愛,用行動彰顯“少年擔當”。她酷愛鉆研書法,經過堅持不懈的練習,書寫技藝日益進步,作品曾榮獲2022年全國青少年才藝展示書法大賽特等獎,江蘇省第17屆“七彩語文杯”書法展示賽一等獎。她經常參加淮劇雜技文化進校園、進社區,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校際間開展公益演出,參與錄制的《淮娃說“掃黃打非”》微視頻被國家“綠書簽”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推廣,逐步成長為文化傳播的小使者。入選2022年鹽城市“新時代好少年”。
揚州市
35、郝辰澍,男,漢族,2008年11月出生,共青團員,江蘇省寶應縣實驗初級中學九年級學生。他熱愛科學、勤學善思,對天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沒有專業教師指導和科研器材支持的情況下,通過自主學習和虛心求教厚積天文知識,在國際賽場上為國爭光添彩。他自幼喜歡閱讀大量天文學書籍,并注重學以致用,以錢學森、南仁東等專家學者為榜樣,立下科研報國的志向。他樂于與身邊同學分享天文知識,成立校天文興趣小組,加入縣“少年科普講師團”,帶動更多同學、朋友一起種下探索浩瀚星空的種子。2023年,他在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江蘇賽區預賽中取得全省第1、全國第2名的成績,在國際天文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最佳觀測獎”“最佳實測獎”和低年級組(阿爾法組)金牌。入選2023年揚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36、王 晶,女,漢族,2012年2月出生,少先隊員,儀征市香溝中心學校六年級學生。她品學兼優、敢于拼搏,在學習武術的追夢道路上,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斷精進,在省市比賽中斬獲10枚金牌。她從小就喜歡體育運動,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運動比賽,后被選為學校武術隊員最終成為團隊里的“中堅力量”。2021至2023年期間,她在第五屆運河城市武術精英邀請賽中獲三路長拳和規定拳2個項目金牌,在揚州市第十四屆武術運動會和江蘇省首屆少兒武術大賽中分別獲得長拳、規定拳、刀術、棍術4個項目8枚金牌。入選2023年揚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37、繆葦杭,男,漢族,2012年5月出生,少先隊員,揚州市汶河小學六年級學生。他熱愛勞動、勤于實踐,從二年級開始學習廚藝,弘揚淮揚美食文化,受到了央視《朝聞天下》、江蘇衛視以及《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等眾多主流媒體的關注。他孝老愛親、熱心公益,經常在節假日期間為父母做早餐,為社區食堂的老人送上親手制作的美食。他擔任揚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個人圖書館“小館長”,默默地溫暖他人。他意志堅定、別具匠心,為了圓參軍夢想嚴格自律,制作的“自動巡線車”獲第十九屆揚州市青少年科技模型競賽保衛家園系列挑戰賽小學組一等獎。入選2024年揚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38、喬淑語,女,漢族,2012年8月出生,少先隊員,揚州市八里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她樂觀自信、熱愛音樂,牽頭成立樂隊并創作系列歌曲,用“好聲音”傳遞正能量。她6歲時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培訓,逐步學習掌握了聲樂、尤克里里和吉他技能,在老師指導下先后完成《獻黨百年》《自己》《童年印象》等原創歌曲創作,用音樂點燃夢想、傳遞力量。她在第七屆“央音”全國青少年藝術展演中獲得江蘇省級展演聲樂類獨唱項目小學E組的金獎,在第七屆揚州市中小學“茉莉花”聲樂大賽中獲得聲樂專業少年A組二等獎。入選2023年揚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鎮江市
39、“知行少年”宣講團隊(陳杰瑞、楊宗瑋、李洋、鄧旻昊、李宇翔),鎮江實驗學校九年級學生。“知行少年”宣講團隊由5名同學組成。他們熱愛歷史、熱愛家鄉,以夢為馬、以汗為泉,依托鎮江市的紅色資源,通過極具感染力的激情澎湃的宣講方式,向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朋友講解歷史文化、抒發愛國之志。2023年建黨節當日,他們在鎮江市西津渡景區義務講解歷史的視頻被外地游客發至社交平臺而在網絡上“走紅”,相關視頻閱讀量超5300萬,點贊和評論數超200萬,人民網轉發時評論“這才是中國少年應有的樣子”。他們積極參加“鎮江歷史文化進校園”文化推廣、“傳承經典,少年筑夢”少年實踐等活動,錄制歷史文化專題宣傳片11期,帶動了220余名學生加入學習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隊伍中。入選2023年鎮江市“新時代好少年”。
40、章子豪,男,漢族,2008年10月出生,共青團員,江蘇省鎮江中學附屬初中九年級學生。他品學兼優、自強自立、全面發展,在媽媽突然病倒后成為“撐起家里一片天”的男子漢,開啟白天上學,放學照顧媽媽的“白+黑”奔跑模式,各學科在年級名列前茅,并作為班長和團支書帶領班級取得優異成績。他積極參加各項校內外實踐活動,代表學校參加“我為現代化鎮江代言”“紅色故事宣講”等活動。獲江蘇省“時代學習報”數學競賽一等獎,獲評鎮江市“十佳小小社科講讀人”、鎮江市“北固紅楓”紅色故事優秀宣講員、江蘇好少年等榮譽。入選2023年鎮江市“新時代好少年”。
41、劉 芃,女,漢族,2008年5月出生,共青團員,揚中市第二高級中學高一年級學生。她勤奮刻苦、堅韌不拔,從小展現出體育方面的特長,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曲棍球和田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她身為曲棍球隊隊長,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始終起到表率示范作用,夏天她頂著大太陽在烈日下訓練,每每訓練結束衣服都會被汗水浸透,冬天天氣不管多冷,都堅持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訓練,細心鉆研教練教的每一個技術動作,穩步提升競技能力。她2022年、2023年分別率隊獲得全國青少年曲棍球錦標賽冠亞軍。入選2023年鎮江市“新時代好少年”。
42、楊慧文,女,漢族,2008年11月出生,少先隊員,句容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她患有唐氏綜合征,具有全世界相似的臉龐,但她竭盡全力追逐心中的夢想,在一次次嘗試與前行中證明“我能行”,并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同學。她經過每天對著鏡子的數百次的勤奮練習,從不會發音到學會了“說話”再到代表學校參加全市中小學演講比賽;她通過周而復始地在方格紙上書寫,從寫自己的名字都歪歪扭扭到獲得全市中小學書法比賽一等獎;她每天清晨都早早到學校,陪伴肢體殘疾的同學月月在操場上練習獨立行走;她懷著感恩之心,陪爺爺奶奶剪線頭、做手工補貼家用。她將溫暖傳遞給身邊人,連年獲得學校“學雷鋒之星”。入選2023年鎮江市“新時代好少年”。
泰州市
43、孫英赫,男,漢族,2008年11月出生,共青團員,泰興市洋思中學九年級學生。受家庭影響,他小學開始學習書法、繪畫、篆刻,初中跟隨本地非遺傳承人苦練磚雕技藝,通過作品刻畫了李大釗、楊根思等革命先驅、英雄模范形象。他把地方非遺和紅色文化巧妙結合,引領身邊同學追尋紅色精神、弘揚少年志氣。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牽頭成立校“泰興非遺磚雕”社團,組織開展宣講近60場次,參與策劃、攝制短視頻20余部,推動地方磚雕特色課成為學校的一張名片,結合研學創作了100余首有思想有情感的古體詩詞,擔負起非遺文化少年工匠的責任,成為當地聞名的非遺小傳承人。2023年,在第五屆中華經典“印記中國”師生篆刻大賽中獲得全國中學生組一等獎。入選2023年泰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44、高木子嫣,女,漢族,2011年8月出生,少先隊員,興化市板橋初級中學七年級學生。她4歲開始接觸國際象棋,是教練眼中的天賦型選手,連續4年榮獲省青少年國際象棋錦標賽冠軍,被評為國家“一級運動員”。比天賦更出眾的,是她的堅持和拼搏。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棋藝,在媽媽的陪伴下,她前往深圳學習,每天翻看棋譜、研究棋局、分析復盤,四處奔走參加各類比賽。賽場上的她沉著冷靜、敢爭敢拼,生活中的她學習刻苦、積極樂觀。她夢想未來可以成為“世界棋后”,為國爭光。2023年,在亞洲青少年國際象棋錦標賽上榮獲女子12歲組快棋賽、慢棋賽冠軍。同年,在全國國際象棋青少年錦標賽(個人)暨第28屆“李成智杯”全國少年兒童冠軍賽中榮獲女子丙組冠軍。入選2023年泰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45、陳杏澤,男,漢族,2011年10月出生,少先隊員,泰州市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他喜歡思考、熱愛科學,小學時加入校機器人社團,每天利用午休時間搭建模型、編制程序,帶著團隊小伙伴們一起鉆研難題、交流學習和比賽心得。作為班長和大隊委,他積極組織同學參加各類實踐活動,利用課余時間和大家分享學習方法、推薦科學讀物,協助老師將班級事務管理得井井有條。他愛好廣泛,喜歡籃球、圍棋、二胡,是學校文藝活動的積極分子。2023年,在江蘇省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入選2023年泰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46、陳梓慶,男,漢族,2011年1月出生,少先隊員,泰州市大泗學校七年級學生。他是孝老愛親的“小暖男”,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他和兩個弟弟隨媽媽一起生活。媽媽身體有缺陷,行動不便,但陽光開朗、熱愛生活。受媽媽影響,他認真學習、積極向上,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主動幫助照顧弟弟、承擔家務,利用空余時間學習使用縫紉機,幫媽媽做手工活掙得生活費。他熱心班級事務,班級圖書角缺少書籍,他主動拿出自己的圖書和同學們分享;學校社團器材不足,他“貢獻”出自己最心愛的跳棋。他樂于助人,同桌因骨折在家靜養,他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幫助輔導落下的功課。同桌返校后,他連續5個月主動幫助打飯,從來沒有怨言。入選2022年泰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宿遷市
47、楊 軒,男,漢族,2010年12月出生,少先隊員,宿遷市宿豫區豫新初級中學七年級學生。2023年12月3日,他在探望腦出血住院的父親后,回家路上發現一個黑色的布袋,里面竟有十幾沓百元大鈔,于是立即騎車追趕,可是沒有追上。雖然父親病重急需用錢,但面對從天而降的15.8萬元“巨款”,楊軒沒有絲毫的猶豫,第一時間尋找失主并選擇報警。他“拾金不昧”的事跡在網上廣泛傳播,人民日報、人民網、央視網等多家權威媒體紛紛轉發,廣大網友為其點贊。俯身拾起的是美德,昂首送還的是真心!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拾金不昧的樸實本色,向社會傳遞了正能量。入選2023年宿遷市“新時代好少年”。
48、劉安琪,女,漢族,2011年11月出生,少先隊員,宿遷市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她熱愛傳播紅色文化,擔任朱瑞將軍紀念館等多個場館“小小講解員”,累計服務2萬人次,參加紅色故事宣講20余場,朗誦的紅色主題作品先后在多個全國和省級比賽中獲獎。她多才多藝,尤其在播音主持方面成績突出,是少兒播音主持十級,堅持每周在紅領巾廣播站播報,連續三年擔任宿遷市電視臺少兒春晚主持人。她品學兼優,作為班長,積極輔助老師管理,幫助同學解決難題,處處以身作則、模范帶頭,學習成績在年級里一直名列前茅,先后12次獲得校“全面之星”和“優秀之星”稱號,是宿遷市“十佳少先隊員”。入選2023年宿遷市“新時代好少年”。
49、陸星辰,女,漢族,2013年9月出生,少先隊員,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四年級學生。她熱愛科技,特別喜歡珠心算和編程,多次在全國和省級比賽中獲獎,經常在學校和社區活動中耐心教其他小朋友體會珠心算的無限樂趣。她真誠善良,熱心公益,在家里,主動承擔家務,照顧因病臥床的外公,對待同學,總愛伸出援手,多次參加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曾獲得“第十四屆藍橋杯大賽”青少組創意編程組省賽一等獎、第17屆香港校際杯珠心算比賽高級組亞軍、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編程創作與信息學專項賽二等獎,第三十四屆江蘇省中小學金鑰匙科技競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實物編程挑戰賽一等獎等。入選2023年宿遷市“新時代好少年”。
50、繆佳鑫,男,漢族,2009年10月出生,少先隊員,沭陽縣實驗中學初一年級學生。他自小就喜愛運動,7歲時,家人把他送去學習武術空手道,2018年改練武術散打,為江蘇省注冊業余武術散打運動員。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晨練,晚上,他還要比別人多練半小時。經過四年的專業訓練,2022年繆佳鑫順利通過省選拔賽,代表省隊參加全國青少年武術散打錦標賽,2023年1月獲全國青少年武術散打錦標賽45公斤級第二名、“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2023年8月代表中國隊參加第十一屆亞洲青少年武術散打錦標賽并獲48公斤級冠軍;2023年12月被任命為國家青少年武術散打集訓隊副隊長。入選2023年宿遷市“新時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