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快點,村晚要開始了……”2月2日傍晚,如東雙甸鎮高前村村委會大樓前,催促聲此起彼伏。盡管屋外雨勢不小,但絲毫不影響鄉親們趕來看熱鬧的興致,他們有的披著雨衣、有的撐著雨傘、有的還牽著小娃,眼看著大戲即將上演,大家的腳步愈發急切。
鄉親們口中的“村晚”是一臺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新春晚會,也是如東2024年“龍騰沃野滿眼春”主題活動中的首場鄉村春晚。適逢農歷小年,這臺特殊的晚會如同一縷升騰的煙火氣,瞬間把濃濃的年味“拉滿”。
“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晚上7點,高前村文化禮堂里座無虛席,燈火通明,熱鬧不已。鄉村大舞臺上,激越的鼓舞,述說著如今的美好生活;高前村的舞獅,悅動著美麗鄉村的喜慶祥和;福娃們手舞辰龍,傳遞著新春的美好祝愿和祝福。
“《活力新農村》篇章的開場舞就是我們藝術團自己編舞的《霜橋,我可愛的家鄉》,大家前后練習了一個月!特別期待今晚的演出!”身穿亮麗的演出服,即將登臺的高前藝術團團長朱桂平開心地說,“霜橋”是雙甸的雅稱,藝術團希望通過這曲歌舞表達對家鄉深深的熱愛之情。“咱們藝術團成立于2022年2月,目前有20名團員,都是本村及周邊村的村民。今天能在自家的舞臺上,演一臺‘村晚’給村里、給全縣的老百姓看個熱鬧,大家都覺得既開心又驕傲!”
“鮮嫩嫩的漁歌爽歪歪的嗨”……女聲表演唱《鮮嫩嫩的漁歌爽歪歪的嗨》節目里,文化館舞蹈隊的隊員們手拿斗笠,在大屏的藍色波濤背景下,演繹著如東人民“靠海吃海”不畏辛勞、迎難而上的美好品質。“我們在內容編排上,都是選取的身邊人、身邊事,希望以更接地氣的方式展現我們如東人的生活狀態。”“村晚”導演曹俊祥告訴記者,《鮮嫩嫩的漁歌爽歪歪的嗨》想表達如東人生在海邊、長在海邊,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利用海洋資源,發揮海洋優勢,在海產品生產,海洋旅游方面,不斷探索,不斷收獲的幸福場景。
“表演很接近實際生活,都是說的我們身邊的人,講的我們身邊的事!”高前村十一組村民陳建國笑著說,“村晚”讓百姓登臺成“主角”,將文藝送到“家門口”,這樣的形式,村民們很支持。“現在村子環境美了,很多村民蓋起了樓房,開上了小汽車,生活條件好了,就圖個開心。”
過年,最緊要的就是開心。方言小品、雜技表演、音樂說唱等節目交叉進行,歡快熱鬧的樂聲溢出高前村文化禮堂,流淌進每個村民的心里。“‘村晚’的順利舉辦,還離不開村內企業的支持。”村黨委書記薛建明告訴記者。
高前村是遠近聞名的“工業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南通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數十項省、市、國家級榮譽稱號。村內現有大小企業10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20多家。近年來,這些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積極“反哺”鄉村,助力鄉村振興。本次“村晚”,高前村共有7家企業累計捐款四萬多元。“我們是村里土生土長的企業,全廠70多名員工幾乎都是本村的村民。我們靠著村里的資源發展起來,理所應當為村子發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東高前紡織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繆微微告訴記者。
村民演、村民看、村民享,當天的“村晚”不僅不吸引了周邊村鎮的近200名村民到現場觀看,還向所有感興趣的觀眾開放直播平臺,線上觀看人數達9.43萬。“‘村晚’是萬家燈火、幸福和美的另一種景象。今天晚上,我們在雙甸鎮高前村舉辦如東首場鄉村春晚,接下來,我們還將在江蘇省文明村——長沙鎮濱海村舉辦第二場鄉村春晚。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們以‘文化過年、文明同行’為主題,貼近基層實際、瞄準群眾需求,精準開展豐富多彩,老百姓喜愛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如東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陳建宗表示,主題系列活動里既有鄉村春晚,還有文藝下鄉、文化進城、文化走親、文化匯演等專場活動,同時還有“榜樣立心”——道德典型新春祝福等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基層文化活動,做到村村有戲、人人開心,全面營造濃厚的新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