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揮青年學子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丹心筑夢,益暖鄉村”螢火蟲支教團在暑假期間前往阜寧縣三灶中心小學,開展為期12天的支教活動,通過思想引領、學業輔導、素質拓展、安全護航、知識科普等課程為鄉村教育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實踐地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經濟管理學院和三灶中心小學舉行了2023年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儀式,雙方簽署了《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協議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常敏、院團委副書記許澄澈、三灶中心小學副校長徐強、主任李根龍及支教團全體成員出席。常敏副書記對于小學給予支教團成員們的關心和服務保障表達了感謝,并鼓勵同學們珍惜此次實踐機會,通過社會實踐,更好地了解基層、增長才干。徐強副校長表示將大力支持基地建設,積極為大學生們提供實踐崗位、給予指導、做好服務保障。
螢火蟲支教團針對不同班級和年齡段的兒童,制定了特色趣味的教學計劃,精心準備授課內容,開設了歷史、地理、物理等科普課程,通過動手實驗、情景表演等形式讓同學們沉浸式學習知識,帶領他們在歡聲笑語中拓寬視野,在知識的殿堂里領略美好。為滿足鄉村孩子們對藝術的無限渴望,與小朋友共享美育之趣,支教團成員們還開展了繪本閱讀、折紙、彩泥、體育運動、音樂課等藝術課程。
同時,支教團成員們緊密圍繞鄉村學校安全教育,為孩子們帶去了防火防災防溺水安全知識科普課;為幫助高年級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特點,了解自我保護的相關知識,設計了生理衛生課和心理健康課,并開展心理團輔活動,引導孩子們在擁有良好的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的同時,也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
支教團的付出也得到了小朋友們暖心的回饋,小朋友會在清晨上課時帶上自己喜歡的花花草草送給老師;細心的小朋友做了盲盒,里面有著自己做的小飾品和糖;還有的小朋友給所有的老師畫了一幅自畫像和集體照,留下老師的簽名......在互相給予的涓滴愛意中,支教團成員和小朋友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碰撞出愛的火花。
鹽城市作為新四軍重建軍部所在地,是鍛鑄新四軍鐵軍精神的中心地。為更好追尋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把黨史學習與新時代青年的強國使命緊密結合,進一步激發支教團成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成員們來到阜寧縣中共中央華中局紀念館學習觀摩,重溫新四軍英勇抗日的崢嶸歲月,感受“鐵軍精神”的啟迪洗禮。通過觀看舊址里展示的抗日日期的老物件,聆聽發生在革命老區的革命事跡,支教團成員們對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倍增,也更加明確了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時代使命,積極投身于鄉村振興建設,在實踐中磨練意志,為基層治理貢獻青年智慧與青春力量。
繼往開來,砥礪奮進。在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隊員們深入基層一線,走向鄉間教育,促進基層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孩子們的心里埋下知識和走出去的種子。螢火蟲支教團展現了青年學子腳踏實地、力學篤行的精神面貌,他們將繼續以微光照亮他人,帶動更多青年人加入鄉村支教的隊伍,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曾雪琦 通訊員 許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