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榮譽,不僅屬于朱陳,更屬于鹽城市紀委這個集體,屬于全體紀檢人,屬于我們腳下的鹽阜大地!”8月30日,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京舉行,鹽城市紀委監委第九監督檢查室原主任朱陳的愛人孫麗霞,代表丈夫赴北京領獎。回到鹽城后,全家一致決定,將這塊沉甸甸的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獎牌,捐贈給鹽城市紀委監委,以激勵更多的紀檢監察干部。
2022年2月2日凌晨,朱陳因過度勞累誘發心源性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45歲。
朱陳出生于黃海之濱。他喜歡大海,尤其愛黃海灘涂那一簇簇挺立的鹽蒿草。這種草生命力極強:被陽光曬得泛出鹽堿屑的土地上,只要春風吹過,綠芽兒便沖破板結的地面,蓬勃生長。
“忙完了這陣,爸爸就帶你們去海邊看看。”他對兩個女兒的承諾一再拖延,如今卻再也無法兌現……
選擇——
把自己和群眾緊緊拴在一起
1994年8月,朱陳中師畢業,被分配到村小工作。得知這個消息,有同學勸他:“你父母在農場上班,怎么不找人幫你打招呼安排到鎮上呢?”朱陳淡然一笑:“我來自農村,學了知識當然要回饋農村。年輕人不去艱苦的地方,誰去?”他這一去,就是12年。
2006年8月,朱陳通過公務員招考,進入鹽城市商貿辦組織人事處工作。組織人事處共掛有組織人事、紀檢、工會和離退休干部管理4塊牌子,人員少、頭緒多、任務重,29歲的朱陳作為處室唯一的年輕人,一人承擔多項工作,盡心盡力、任勞任怨。
工資表、考核單、工會福利……朱陳知道,手里的一張張表格、一份份材料都關系大家的切身利益,工作必須細而又細、實而又實。一次查閱職工工資,朱陳發現很多職工沒有參加兩年一次的正常工資晉升,他便主動聯系組織人社部門,虛心請教,順利幫他們完成報批手續。
2013年,朱陳轉崗到鹽城市商務局工作,先后起草重要文件、領導講話、調研文章和信息報道等,累計超20萬字。“在工作點滴中積累進步,善于在日常實踐中總結反思,形成自己獨特的‘一事一結、一事一議、一事一思’的學習方法,保證了機關工作的高效運轉。”回想起與他共事的時光,鹽城市商務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夏文明仍夸贊不已。
兩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3次榮獲嘉獎、連續4年榮獲市級表彰——在鹽城商務系統工作9年,朱陳用真心真情把自己和職工、群眾緊緊拴在一起。
錘煉——
“盡最大努力干好工作”
2017年9月,朱陳調至紀檢監察系統,任鹽城市紀委第二十一派駐紀檢組副組長。在新的崗位上,他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向領導同事請教,晚上經常研究政策文件到深夜,很快就成為行家里手,不少人喊他“智多星”。
他善于從細枝末節發現問題,并立馬著手解決。當發現少數市直部門執行處分決定打折扣時,他認真分析研究,結合相關紀律規定,從工資變動、考核定檔、教育幫扶等方面,制作了處分決定執行對照表,各項要求一目了然,便于落實檢查。針對巡察期間發現的公職人員兼職取酬問題,朱陳建議開展“清風一號”行動,進行專項清理整治。短短3個月內,市縣兩級紀委收繳各類違紀所得1000多萬元。“清風行動”至今仍是鹽城市紀委監委的工作品牌之一。
2020年12月,鹽城市紀委監委第九監督檢查室成立。因業務精湛、業績突出,朱陳被任命為室主任。在首次室務會上,朱陳表態:“我會第一個上班、最后一個下班,盡最大努力干好工作!”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有任務第一個上,面對由監督辦案新手組成的團隊,總是默默鼓舞和支持著身邊的人。九室副主任陳遙說:“他的腦海里永遠都在盤算著案件。”
2021年1月,九室成立后即迎來第一場硬仗——查處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腐敗問題。供銷系統改制已久,積累矛盾多、關系復雜,很多當事人都難以聯系,查處難度很大。朱陳帶隊走遍全市所有縣(市、區),白天到基層走訪調研,搜集線索;晚上召集縣鎮紀委同志,圍坐一桌,從一摞摞材料中分析研判、努力尋求案件查辦的突破口。他就像一只高速旋轉的陀螺,每天到凌晨一兩點才返回住處休息。在他的指導下,僅射陽縣就發現坐收坐支、違規發放福利等問題線索60多條,黨紀政務處分15人。
2021年3月,九室又迎來另一場硬仗——全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政法系統案件涉及面廣、敏感性強,他頂住壓力,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帶領全室一起啃最硬的“骨頭”、攻最難的“山頭”,累計梳理分派8202件舉報件,平均每天研判28件。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政法干警199人,留置11人,處分處理256人,60名政法干警到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或說明問題。
在朱陳的帶領下,作為鹽城市紀委監委組建時間最短的團隊,九室成立的第一年,線索處置數和立案數就在市紀委監委同類部門中名列第一。九室負責聯系指導派駐市衛健委的第十五派駐紀檢監察組立案數在市紀委監委20多家派駐機構中名列前茅。
堅守——
“沒事,我還頂得住”
2022年1月29日,距離春節假期不到兩天,九室接到問題線索——鹽城市第二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可能存在疫情管控漏洞。朱陳迅速帶領同事開始情況摸排,他反復強調,到現場后第一時間調取影像資料、固定相關證據,不能依賴醫院方面直接出具的報告。在他的堅持下,朱陳和同事們順著新發現的線索,擴大篩查監控的范圍,終于完整還原事件發生的原因和經過,并且進一步發現了當事人還將隨身物品交由父母帶回家中的重大風險事項。
從早晨忙到晚上9點,摸清基本情況后,朱陳向領導提出處置建議。征得同意后,他要求醫院立即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消除隱患,并帶人連夜找當事人了解情況,厘清責任。臨時安排的房間里沒有暖氣,后半夜涼氣沿著腳底直往上冒,但朱陳鼓勵同事們“凍凍精神”,跺著腳仔細討論、認真核查。
第二天早上6點,經過一整夜的忙碌,事件經過被完全還原,固定了相關證據,鎖定了責任人。此時,朱陳的臉色蠟黃,同事們勸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卻說:“這時候拖不得,沒事,我還頂得住。”接著,馬不停蹄趕回單位,起草調查報告、向市紀委常委會匯報、履行立案報批手續……直到傍晚6點,相關手續陸續到位,10人被問責。疫情防控防線進一步筑牢,朱陳懸著的心才放下來。晚上7點,朱陳離開辦公室時,已連續工作36小時。
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他在崗位上的最后時刻。
面對喪子之痛,朱陳有著50多年黨齡的父親朱鳳官說,“作為共產黨員就應該以身許黨,朱陳這孩子,只是盡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本分。”
全市創先爭優優秀黨務工作者、鹽城市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先進個人、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個人、鹽城市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這些榮譽疊加起來,清晰勾勒出朱陳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形象。
斯人已去,風范長存。朱陳,這位并沒有驚天動地壯舉的紀檢監察干部,傾盡一生書寫赤誠,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他就像一簇鹽蒿草,在黃海灘涂上迎風挺立,堅強又執著。□ 本報記者 祝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