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我要為農民服務一輩子。”“科技強軍,為國鑄盾,是我的畢生追求。”“古黃河畔守護生命,是我義不容辭的選擇。”“我從小吃百家飯長大,鄉親們的事就是我的事。”......趙亞夫、錢七虎、王愛東、周維忠......一串串閃亮的名字,一顆顆赤誠的善心,傳遞著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道德風尚,點滴滋潤、聚沙成塔。8月25日下午,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主辦的“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事跡巡演在鹽城市鹽都區鹽都文化藝術中心進行第二場演出,走進省文明行業——電信行業專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重要回信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教育人、鼓舞人、引領人的重要作用,本次巡演以黨的十八大以來涌現的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的事跡為素材,用音樂、舞蹈、戲曲、朗誦、情景短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生動展現道德模范和中國好人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傳遞著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
在揚州有一位名叫周維忠的電力工人,是國網電力儀征供電公司的員工,他用“可以享受國家用電減免政策”的愛心“謊言”,從為1 戶殘障家庭墊付電費到幫扶 15 戶困難家庭,23年累計為困難家庭墊付電費12萬余元,把 7萬元獎金用于扶貧濟困,為3位孤寡老人送去臨終關懷,去年獲評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情景講述《點亮愛心》通過表演者的深情講述,道出周維忠不僅點亮村民家中盞盞燈火,更為 1600 多戶村民送去了愛心的光與熱。
“我是一名揚州的基層干部,以前,我從演講稿件本身出發去了解原型,只能了解表層故事,這次,我走進道德模范的工作生活,更深刻了解到他的內心。”講述者之一的尹文杰告訴記者,最讓她難忘的是在演出現場見到了當地許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她的內心肅然起敬且激動萬分。“一個人,做好事一年、兩年很簡單,但是道德模范他們做的事卻一直在堅守,他們傳達給我們的精神能量,就是榜樣的力量。”
“古黃河畔守護生命,是我義不容辭的選擇。”全國道德模范王愛東作為古黃河畔的“生命守護者”,2009 年牽頭組建黃河水上志愿救援隊,先后參與緊急救援 710 多次,成功救助 271 人,他面對持刀歹徒,敢于亮劍,協助警方破案 56 起,抓獲違法人員 41 名。如今,黃河水上志愿救援隊現已發展到 4.8 萬人,組織開展了 7200多場次的志愿服務活動。
“愛東是我的老鄉,我們都是宿遷市宿城區人,他的先進事跡讓我印象深刻。14年來,愛東一直堅守古黃河畔,對講機是一天到晚24小時不離手,只要黃河上有事,他立馬趕到,十幾年如一日,像他這種精神,我們不僅要學習,更要發揚光大。”蘇北大鼓《高飛的風箏》表演者牛崇祥通過特色說唱,將王愛東見義勇為的故事講得娓娓動聽,“我從事曲藝工作43年,這次的巡演活動是最好的宣傳形式,不僅在城市宣傳,還下基層表演,深入農村一線,更接地氣,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無數的“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鑄就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在奔忙人群中,抗疫志愿者許鵬毅然逆行武漢。舞蹈《你的答案》將逆行武漢獻出生命的抗疫志愿者許鵬形象還原在舞臺之上。
“這場巡演中,我印象最深是許鵬的故事,因為他是鹽城人,他的抗疫精神深深打動我們,我們鹽城電信作為全國文明單位,跟藍天救援隊也有合作,所以我們對他們有一種感情。當時許鵬犧牲的消息傳來,我們都非常難過,今天,當我看到那段演繹許鵬事跡的舞蹈時也忍不住潸然淚下。”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鹽城分公司團委書記顧崢嶸說,“這種巡演活動的形式非常好,因為疫情原因,我們一直希望能線下去感受道德模范以及身邊好人的事跡,今天的巡演讓我感觸很深。”
以生命護生命,以生命赴使命。在鹽城,有這樣一位身邊好人叫朱陳,生前是鹽城市紀委監委第九監督檢查室主任,他曾許下莊嚴承諾:“有任務我第一個上!”每次遇到急難險重任務,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今年2月,45歲的朱陳因連日奮戰突發疾病倒在了工作崗位上,把一身清白留在了鹽阜大地。一首童聲小合唱《奉獻》,唱出了對“鹽城好人”朱陳和像他一樣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的新時代奮斗者的崇敬之情。
“朱陳在平凡的工作當中做著不平凡的事情,實事求是講,他能為了大家而放棄小家 ,這種精神讓我很敬佩。我能夠感受到他不僅恪盡職守,對家庭也同樣負責,因為在大屏幕上看到他孩子寫的作文,字里行間能感受到孩子對他的感情很深。”觀眾周洪生說,雖然朱陳離世了,但他的精神能激勵幾代人,這種道德力量讓他十分振奮。
本次巡演將赴省內10個縣(市、區)、5個省級文明行業和5所高校開展活動,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華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