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委網信辦、省信用辦聯合主辦、新江蘇·中國江蘇網承辦的“德美江蘇”全國網絡媒體江蘇行活動圓滿收官。4天時間里,來自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國際在線、中國文明網、中國網、新江蘇·中國江蘇網等22家網絡媒體,走進南通、如皋、連云港、東海、蘇州共13個采訪點,深入一線走進基層,通過親身體驗和面對面交流,通過文字、圖片、短視頻等方式生動展示了江蘇各地在推進誠信建設中的亮點和成效,截至目前共發布186篇新聞報道,累計獲2670萬網絡閱讀瀏覽量,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點贊。
探訪誠信建設南通樣本
在第一站南通市港閘區高店社區永怡家園,這里的文明之風讓采訪團紛紛點贊。供居民存放雜物的誠信儲物屋、提供便民服務工具的誠信小屋、懸掛在每棟樓門口的誠信雨傘……自2016年以來,小區秉承著“美好高店,誠信萬家”的理念,通過誠信鄰里群、誠信文化墻、誠信公約等方式進行誠信文化宣傳教育,通過誠信儲物室、誠信鳥巢書屋等實踐,將誠信明理新風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大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選料、加工、流轉都能看得見,在南通市崇川區江海美食文化街,這里的“明廚亮灶”監控系統吸引了采訪團的關注。以打造“百姓廚房,美食天地”為目標,以建設“誠信標桿,文化街區”為追求,江海美食文化街區在誠信街區的創建上,除了進行強力監管,還制定了誠信經營戶考評標準,有效帶動商戶競爭評優、自覺誠信經營,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中國盆景之都——如皋,文悅閣花木經營部老板楊紅芳的經營故事讓采訪團為之動容。在花木大世界經營20多年,楊紅芳一直秉持著誠信的待客之道,不僅幫助顧客修剪養護、免費指導,還能百分百保障售后服務,一旦出現問題及時解決的態度更是吸引了不少回頭客。二十年前,楊紅芳家僅有兩個攤位,如今已經發展為13個攤位,誠信口碑化為“金招牌”,大大提升了影響力。無獨有偶,在花木大世界開展文明誠信經營戶評選活動下,越來越多的經營戶自覺遵守經營制度,將誠信內化進每一個服務細節。目前,花木大世界已發放150個“文明誠信經營戶”獎牌。
明晰連云港誠信制度引領之策
在東海水晶城,藏身于銷售市場內的珠寶鑒定中心吸引了采訪團的注意。為保障線上銷售商品的品質,市場引入了國檢珠寶玉石質量檢測中心等多家珠寶鑒定機構和50余名專業人才,為水晶產品質量出具專業證明。除了質檢配套服務,東海水晶城還通過制度約束、商戶評優等方法密織誠信經營保障網。截至目前,市場內共有全國文明誠信經營戶11家、省放心消費示范店142家、省誠信經營示范店89家。
企業的誠信風尚更離不開政府的制度引領。近年來,連云港市稅務局納稅信用評價體系不斷完善,評價結果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在稅收服務、融資授信、項目管理、進出口及商務洽談、政府招投標等領域都顯示出了“信用不同、待遇不同”的差別。 2020年,連云港市共納入企業納稅人信用管理11.26萬戶,參評10.21萬戶,基本實現了納稅信用評價對企業納稅人的全覆蓋。
在建筑施工方面,信用體系也正在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監管機制。走進連云港市內一處正在施工的住宅建筑工地,來自連云港市住建局的信用監管專員,正在現場檢查著施工方是否存在違法違規操作。
自2015年起,當地住建管理部門建立起行業監管與誠信一體化平臺,對參投標的建筑企業進行在線登記和信息動態化監管,監管范圍涵蓋安全生產、揚塵污染防控、保障民工薪酬如期發放等多方面。2020年,連云港市公開通報了25家違規失信企業,其中18家因存在嚴重失信行為而被剔除招投標資格。
此外,作為國家醫保基金監管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城市,連云港市現已形成符合醫保管理特點的十一個主體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分別在醫保資格、支付標準、服務方式和政府管理、社會服務等方面給予獎勵或懲罰,特別是在醫保人員方面將評先評優、晉升晉級、職稱評審納入懲戒范圍,彰顯信用管理的威懾力。
領略蘇州鄉鎮誠信建設創新路徑
在吳江區平望鎮,現代化的數字管理大屏引得采訪團駐足。圍繞商戶誠信體系建設,平望推出“文明誠信商戶積分管理系統”,依靠智慧AI探頭,全天候路面巡查+路長制巡檢員進店巡查的方式,當地已全面實現動態監管,科學積分。而商戶的信用積分不僅是參與評選“文明誠信經營戶”的重要依據,還能夠通過“文明消費惠民季”真正獲得實惠。2020年8月,平望開啟“平望文明消費惠民季”以來,政府發放了40萬元電子消費券,并依托商戶誠信積分平臺中的“紅黑榜”,指定247家“紅榜”誠信經營商戶為核銷店,給誠信商家帶來真金白銀的“流量”。
著名的蠶絲之鄉——吳江區震澤鎮,在新消費模式下也在不斷創新管理體系。100年前,震澤絲商畢康候帶著震澤產的生絲遠赴重洋到美國參加紐約萬博會,一舉奪得金牌。100年后的今天,震澤絲綢行業形成了50億能級的絲綢家紡產業集群,擁有絲綢企業近200家。為了延續強勁的發展勢頭,把牢誠信經營關卡尤為重要。震澤蠶絲同業公會根據絲綢行業特性,結合絲綢地理標識,建立絲綢企業綜合評價模型,開展絲綢企業信用分級分類。公會通過與蘇州農商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合作,目前已經獲得銀行授信四千多萬元。信用良好的企業可從中獲取更多信貸支持,更優質的行政服務,助力企業降低成本,從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此次媒體行充分展示了誠信江蘇建設的新氣象、新風貌,充分展示江蘇在信用管理法制化、規范化道路上的顯著成果,不斷擴大“德美江蘇”的影響力,進一步營造弘揚誠信文化、踐行誠信規范、爭做誠信示范的濃厚社會氛圍,不斷提高江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