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情況非常危急,一公里的路我只用了三四分鐘,我讓老阿姨緊緊握著我的手,告訴她我會一直在她身邊,我們一起加油!”5月25日上午,南京市抗疫人員進校園與青少年面對面交流觀摩活動,在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珠江路校區舉行,3名抗疫人員代表同孩子們面對面交流,一個個娓娓道來的戰疫故事,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真實細節,給孩子們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抗疫思政課”。
“打怪獸爸爸”賈凌叔叔:我是“插管敢死隊隊長”
賈凌來自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重癥醫學科,是江蘇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他在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援鄂醫療隊,都沒有和家人商量。援鄂過程中,他用他的一雙手,一次又一次把危重患者挽救回來,有時甚至都來不及做好自我防護,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去給病人搶救、插管,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被稱為“插管敢死隊隊長”。出征前,5歲的兒子給他披上了斗篷,希望爸爸像超人一樣去“打怪獸”,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挽救更多的患者。
活動現場,同學們也問了許多關心的問題,比如“您去湖北支援時,讓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您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到底是什么感覺?”“插管工作非常危險,給病重的人插管,您不怕被感染嗎?”賈凌叔叔都一一給予回答,他希望同學們珍愛生命、敬畏生命,加強體育鍛煉,一起努力“打怪獸”,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斗爭!
“暖心大白”魏紀昌哥哥:守好“國門第一哨”
大白是電影《超能陸戰隊》中體型胖嘟嘟的充氣型智能機器人,他臂膀堅實、踏實靠譜,有著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專業素養,被稱為“萌神”、“守護性暖男”。被稱為“大白”的魏紀昌是一名堅守在南京祿口海關檢驗檢疫人員,疫情期間,他身著防護服,對入境人員進行檢測,嚴防輸入性病例,就是他每天的工作。他說:“守衛國門、守土有責,是我們海關每一個人的職責。最高峰的時候,我和同事們每天要對40余架航班近萬名旅客進行仔細檢查,確保把病毒擋在國門之外。”
“魏叔叔,我想把這個‘大白’送給您!感謝您的耐心付出,您就像‘大白’一樣保護著我們,為我們擋住了危險。”魏紀昌的回答,讓同學們十分感動,他們將“大白”玩偶送給了心中的“大白”叔叔,表達內心的敬意。
“金嗓子”曼麗姐姐: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金曼麗是第七批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25歲的她身材嬌小,卻內藏大能量的“小宇宙”。她既是“戰地護士”,又是多才多藝的“戰地主播”,在完成繁重的醫護工作的同時,從2月底開播到完成援鄂任務,她策劃播出“戰地聲音”直播節目40多期,自己也因此成為“抗疫”電波中最為人熟知的“金嗓子”。
活動現場,曼麗姐姐與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在援鄂期間成為“火線戰士”、“戰地主播”的感人故事,真情講述的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是無怨無悔的青春責任與擔當。她勉勵同學們要懷揣夢想、不懈努力,成就優秀的自己,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越來越好。
班會課現場,抗疫人員用樸實生動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述自己在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思,看著自己在電視、網絡上看到的英雄走到身邊,孩子們聽得格外真切。“學習了你們的事跡之后,我知道了ICU就是I see you。”“我現在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以后建設祖國!”他們也紛紛向抗疫英雄表達自己的敬重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志。
“我們之所以能擁有幸福安定的生活,是因為無數的英雄在背后默默守護著我們,希望大家學會珍惜和感恩。”學校五(1)班田沐菲的媽媽以自己援鄂期間的經歷,鼓勵大家要心懷大愛、樂于奉獻。活動現場,3位抗疫英雄和南師附小援鄂學生家長還被特聘為學校校外輔導員,同學們也為他們系上了鮮艷的紅領巾。
南師附小黨總支書記趙敏表示,來自一線“逆行者”最真實的講述,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主題班會課,讓同學們在致敬英雄的同時,學習英雄們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品質,以及心系人民、心系國家的家國情懷。
組織開展抗疫醫護人員進校園與青少年面對面交流活動,是我省運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成果深化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的重點活動之一。據悉,目前這項活動已在全省各地逐步展開,各級各類學校運用報告會、座談會、主辦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等豐富形式,邀請抗疫人員走進校園,分享親身經歷的抗疫故事,共話愛國奉獻之情,感悟國家制度優勢,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小立志為實現偉大夢想努力學習、成長成才。
(通訊員:顧越,攝影記者:曾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