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豐富的閱讀不僅能開闊視野、啟迪智慧,更能潤澤心靈、涵養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向全社會發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號召,強調“希望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
近年來,姜堰區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工作大會“把開展讀書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要求,全面落實《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從涵養閱讀文化、深化課程實施、創新閱讀活動、引領家校共讀等方面創新推進“大閱讀”行動,努力用閱讀拓展校園景深,以書香提升教育品位,形成了區域讀書行動品牌,有力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點亮青少年精神之光。
優化閱讀空間,打造“書香校園”
環境是閱讀的搖籃。走進省姜堰中學圖書館,仿佛走進了書籍的海洋,文史哲、自然科技、體育、心理健康、藝術、學科教學等各類書籍涵蓋廣泛,師生們沉浸其中,盡情汲取“養分”。
省姜堰中學校長游忠介紹,一直以來,學校非常重視“書香校園”建設,每年投入近30萬元專項資金購置圖書,確保學校圖書館新增圖書不少于3300冊,并通過圖書入教室、進走廊等舉措,精心打造便利的閱讀空間,讓師生隨時隨地都能沉浸在閱讀的世界中。
記者看到,學校每個班級都設置有“圖書角”,這里是學生們的“閱讀天地”,各班還自主設計特色主題圖書角,既有“人文空間”“環球地理”等學科主題圖書角,也有“科幻世界”“數碼天地”等興趣愛好圖書角,還有班級利用智慧大屏,開展立體的“跨媒介閱讀”,讓閱讀更具多樣化。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良好的讀書氛圍是‘大閱讀’行動開展的前提。”姜堰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局長申海峰介紹,近年來,該區將優化資源配置、涵養閱讀文化,作為推進“大閱讀”的基礎性工程,持續加強學校圖書館室建設,豐富校園圖書種類和數量,讓學生與圖書“零距離”,學習與閱讀“共時空”,校園充盈濃郁書香。
據介紹,該區按照省教育裝備Ⅰ類標準,為全區所有中小學建成了標準化學校圖書館、閱覽室,每年投入不少于10萬元用于購置新書,優化館藏結構,因地制宜設立樓層智能書站、年級流動書架、閱讀書吧、漂流書屋、好書驛站等,精心打造校園閱讀小景觀。區教育局先后出臺一系列文件,對圖書配置、閱讀開展、閱讀評價等進行頂層設計,要求所有學校圖書館實行全天候開放、全開架借閱,同時建立圖書共享查詢系統,圖書登記造冊實現電子化,方便師生自行檢索、預約借閱。
該區還出臺了《姜堰區中小學星級圖書館評定實施意見和細則》《姜堰區圖書角建設先進學校、先進班級評比標準》,定期評定“星級圖書館”“最美圖書角”,確保圖書館、圖書角建得“優”、管得“實”、用得“好”。
此外,該區還嚴把圖書質量關。“有真正的好書可讀,是青少年讀好書的前提條件。”申海峰說,青少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拔節孕穗期”,高質量出版物承載的人類知識精華,能夠幫助青少年發展思維、塑造認知,滋養自身心理和人格,感悟人類文明的深厚底蘊。建設“書香校園”,讓青少年愛上讀書、讀有所得、讀有所樂,離不開優質閱讀內容的供給。“我們嚴選‘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中國好書’‘有聲讀物精品工程’等推選的優秀青少年讀物,豐富學校館藏,讓精品圖書真正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
創新閱讀生態,涵養精神氣質
10月22日,“樂學泰州·泰州教育大閱讀”現場觀摩推進會(高中專場)在姜堰召開,與會代表們一同觀摩了省姜堰中學“全學科閱讀”課堂教學。據了解,省姜堰中學把“全科閱讀”理念融入“生命課堂”教學范式,優化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創新建構“博雅”閱讀課程體系,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置身于全學科視域之中,聚焦培育學生創新思維,提升其反思和認知能力、跨文化交流水平、語言表達能力、欣賞能力、邏輯智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構建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育人新樣態。
“‘大閱讀’之‘大’是全面閱讀,是通過全方位、全覆蓋、全鏈條的閱讀課程實施與活動引領,實現全內容、全人員、全時空、全過程的閱讀內涵。”姜堰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沈小軍介紹,在校園做實“大閱讀”,首先必須從課程出發,為此,該區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和學段實際,推薦中小學生全科閱讀書目,每周開設閱讀欣賞課,同時,在國家課程基礎上,深耕校本課程。
“目前,全區各校都在實踐探索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校本閱讀課程實施體系。”沈小軍舉例,如實小北街校區最美童書課程,實小城南校區“手指上+”童心課程群,淮海小學童謠讀寫、英語戲劇化課程,鳳凰園小學智慧閱讀課程等,已形成百花齊放的校本大閱讀課程實施樣態。
為營造時時可讀、處處能讀、人人樂讀的閱讀氛圍,姜堰深入開展“每天集中讀書一小時”行動,推進“晨誦、午讀、晚閱”沉浸式閱讀,定期開展整本書閱讀觀摩研討,加強“導讀評一體化”全科閱讀范式、學科教學模式和作業管理樣式研究,并將“大閱讀”有機融入課后服務,成立班、級、校多層級“快樂讀寫”社團,設立“品味經典”服務模塊,讓學生“讀起來,寫起來”,推動“雙減”落地。
課程之外,該區還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成立區級教師鳳凰讀書社,強化大閱讀導師建設;組織區校兩級書香系列評選、優秀文學社團、優秀校刊社報評選,培植閱讀典型;持續開展“講·誦·演”閱讀素養大賽、詩詞大賽、“書香伴成長”征文演講、經典誦講、兒童文學大獎賽等品牌活動,展示閱讀成果;探索完善大閱讀的階段性和過程性評價,用科學的評價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讓學生享受讀書的快樂和成功。
“大閱讀”行動有效涵養了青少年的精神氣質,一大批“閱讀之星”脫穎而出:東橋小學劉詩韻從數萬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摘得2023年江蘇省“書香伴成長”青少年征文大賽第一名;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周辰睿榮獲2024年全省中小學生誦讀大賽小學組特等獎第一名;近三年,全區共有近100多個中小學生作品在全國和省市經典誦讀大賽中獲獎……
“大閱讀”也有力推動姜堰教育高質量發展。2020年,全區小學語文教育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取得全省領先、全國優異的喜人成績,在全國所處的等級為最高10星,綜合質量名列當年全省參測樣本縣第一,該區也因此入選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典型區縣,成為當年全省小學語文教育唯一入選區縣;2021、2022、2023年,該區連續三年斬獲江蘇省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能力大賽中學教師組和小學教師組特等獎第一名,4人獲省特等獎;全區3人摘取第三屆和第四屆“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總決賽全國一、二等獎。
該區還立項“審美視域下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實踐”“一個經驗:整本書閱讀實踐”等多項省內涵建設課題項目,開展讀寫共生、主題閱讀、審美閱讀、互文閱讀、對比閱讀、整本書閱讀、閱讀手冊、閱讀評價等項目研究,形成實踐和理論并行的學科大閱讀課程實施操作范式。目前,項目和課題均已結項結題,教科研成果豐碩,數十篇文章在核心期刊、主流期刊發表,并在區域內外輻射推廣。
擦亮閱讀品牌,啟迪智慧人生
“大閱讀”所倡導的全面閱讀并不止步于校園。近年來,姜堰通過創新開展“教師、學生、家庭牽手閱讀”行動、“五有書香家庭”助力親子共讀、多部門聯合開展主題讀寫活動等,形成了全社會支持“大閱讀”、參與“大閱讀”、建設“大閱讀”的合力,營造起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
“‘大閱讀’作為我區持續深耕二十多年的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工程,已成為全區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品牌之一,每年接待十多個省內外教育閱讀考察團學習交流,影響力不斷提升。”申海峰介紹,今年,全區共有6個案例獲選全國第三屆書香校園閱讀教育教學成果交流活動優秀案例,并在2024年書香校園閱讀大會上交流展示。“下一步,我們計劃實施‘1+3+N’工程,提升大閱讀課程化實施水平,持續擦亮大閱讀教育品牌,啟迪青少年智慧人生,不斷提升閱讀育人實效。”
據了解,“1+3+N”工程中,“1”即“領讀者”行動,通過校長領讀、名師導讀、師生共讀、局長(教研員)助讀、家長伴讀“領讀者”行動實施,構建全學段、全學科、全人員、全時空、全過程的新時代姜堰“大閱讀”課程生態體系;“3”即“三個一”行動,通過每學期實施“精讀一本書、精上一堂課、精設一論壇”“三個一”行動,引導師生每學期至少圍繞一本經典書籍開展深度閱讀、深度教學、深度教研,提升整本書閱讀課程實施質量;“N”即“培植N閱讀特色”行動,培植N個閱讀特色學校、特色教師、特色學生,每年開展經典書籍“代言人”評選行動,評選一定數量的金牌講師、銀牌講師、銅牌講師,促進師生愛讀書、會讀書、善讀書。
記者 王馨鳳
通 訊 員 余國升 錢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