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棟門口多了路燈照明、老街坊閑談有了休閑座椅、居民晾曬設了專門晾衣區、閑置區域變成了外賣小哥休息地、獨居高齡老人家里安裝了煙感報警器……這一系列看似簡單的微改造、小更新、小改善,卻增強了轄區居民的安全感與幸福感。而這些,正是京口區正東路街道“點亮群眾‘微心愿’ 用愛打造‘幸福家’”文明實踐活動的縮影。
正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姚奇峰介紹說:“小小‘微心愿’,傳遞的是真情,延續的是溫暖。今年以來,街道積極探索‘黨建+微心愿’為民服務新模式,組織協調共建單位、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社會組織、志愿者等,聚焦民生小切口,找準工作著力點,點亮群眾‘微心愿’。截至目前,街道已完成轄區群眾‘微心愿’927個,答好民生幸福卷,用愛打造‘幸福家’。”
老小區微改造,生活質量有了“暖心提升”
京口路54號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小區內的基礎設施陳舊,夜晚時分,光線昏暗,居民只能緩慢摸索前行。小區內高齡老年居民居多,缺少路燈不僅影響了大家的出行,還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居民都十分期盼能早日安裝路燈。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為此,京峴山社區請專業人員和居民代表到現場勘察,同時召開居民協商議事會,及時收集梳理問題,并記錄需要安裝路燈的數量及位置。很快,2盞路燈就由施工人員安裝到了京口路54號附近的2處電線桿上。夜晚路燈發出明亮的光線,照亮了來往居民的回家路。“以后出門更有安全感了!”居民譚師傅稱贊道。
江科大社區從細微之處著手,創新設置“晾曬區”,選取陽光充足又不影響通行的地點,設置為公共晾曬區,既解決了居民“晾曬難”問題,也保障了公共區域美觀,讓居民的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閑置區煥新顏,外賣小哥有了“休息一隅”
“這個愛心加油站真好,位置比較顯眼。我平時這邊外賣單子送得多,現在送完還能有個地方歇歇腳、充充電,真的很方便!”近日,外賣騎手張凱開心地說。
寶塔山社區毗鄰云時代中心,周邊聚集了不同的商業形態,快遞、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集聚。然而,長時間的工作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對騎手的體能和健康都是一大挑戰,特別是在高溫或寒冷的天氣條件下。在社區治理議事會上,寶塔山社區收到了來自新就業群體的“微心愿”。
為了改善新就業群體工作條件,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寶塔山社區黨總支聯合太平洋人壽鎮江中支黨支部,將太平洋人壽一樓大廳閑置區域升級改造成“愛心加油站”。“愛心加油站”內布置了舒適的休息區域,提供桌椅、WiFi、熱水、手機充電、急救藥箱、微波爐、報刊等,向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群體開放,讓他們可以在這里得到短暫的休息,緩解工作疲憊。
辦實事不延時,社區家園有了“安全守護”
“感謝賀家弄社區為我們排憂解難,解決了影響我們一整個單元的落水管漏水問題,讓我們每天晚上都能睡個好覺了!”日前,京河小區26幢居民代表張女士開心地說。張女士還向賀家弄社區黨委書記姚偉送來一面表達感謝的錦旗,感謝社區體民情、察民意、紓民困,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不久前,京河小區26幢頂樓的落水管存在漏水現象,既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又存在安全隱患。居民們向所在的賀家弄社區,提出了及時解決漏水問題的“微心愿”。由于京河小區沒有物業,賀家弄社區安排維修人員上門檢查,發現是平頂層的落水管沒有下地導致漏水。社區經多方協調,征求居民意見一致同意后,安排了專業修理人員將頂樓的落水管改接下地,解決了漏水問題,為居民們營造了安全、舒適的宜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