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朱慶慶記者朱秋霞) 11月3日,記者從市慈善總會獲悉,在今年“中華慈善日”和“江蘇慈善周”期間,我市按照省民政廳和省慈善總會統一部署要求,依托騰訊網絡平臺,組織開展江蘇愛心專場、“99公益日”網絡募捐和“愛在鎮江·慈善一日捐”活動,掀起全社會參與、人人可慈善的“指尖公益”熱潮,取得了較好成績。今年我市人均捐款高達9.76元,位居全省第一。
據了解,今年全市慈善專場網絡募捐項目,以困難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特殊困難群體、低收入群體、農村困難群體,按照慈善一日捐、助老助困和助學圓夢三大類別,上線18個母項目,并細分為75個具體項目。
數據顯示,我市“網絡募捐”漸成時尚,“指尖公益”蔚然成風。8月29日至9月9日,全市專場網絡募集善款3144萬元,捐款總額位列全省第八。其中市本級“慈善一日捐”募集善款636萬元。以常住人口計算,今年我市人均捐款高達9.76元,以領先優勢位居全省第一。市民廣泛參與熱情高漲。全市共發起網上“一起捐”小隊4493個,新增1422個;15.88萬人次參與網絡捐款,新增5.74萬人次。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實施,宣傳發動全面深入,推動“大愛鎮江”善意更濃。市委常委會專門聽取、專題研究全市慈善工作,對做好新時代慈善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市“兩辦”印發《關于開展2024年“愛在鎮江·慈善一日捐”暨“江蘇慈善周”愛心捐贈專場活動的通知》;召開2024年“愛在鎮江·慈善一日捐”暨“江蘇慈善周”愛心捐贈專場動員部署會;舉行2024年“愛在鎮江·慈善一日捐”暨“江蘇慈善周”愛心捐贈專場活動啟動儀式,動員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為“大愛鎮江”奉獻愛心、傳遞溫暖。
此外,今年市政協開展專題協商議政,結合有關調研,向市委提交了《關于“強化慈善公益宣傳,濃厚鎮江大愛氛圍”的建議報告》。
民政部門和慈善總會均成立了工作專班,及早謀劃、專題研究、明確目標,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培訓、現場答疑解惑;主動上門到相關公益團隊和重點單位,宣傳闡述政策、進行操作演示;加強技術保障,降低參與門檻;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通過新聞媒體、社交媒體、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宣傳慈善理念、講述慈善故事,激發社會公眾的參與熱情。
全市機關部門、事業單位積極響應、踴躍捐款,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社會公益事業方面的帶頭作用。衛健、教育、公安系統和江蘇大學,分別捐款78.3萬元、62.23萬元、57.13萬元、22.34萬元,合計達220萬元,成為“慈善一日捐”的“硬核力量”。
廣大城鄉居民積極參與,共同匯聚起愛的洪流。大家紛紛把捐款截圖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群,動員親朋好友一起捐,增強了活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進一步擴大了募捐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全市各公益組織和愛心團隊也充分發揮作用、廣泛凝聚愛心,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茅山老區興教助學協會募捐84.34萬元、退役軍人關愛分會募捐40.5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