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8時,在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部血液科88號床位前,醫生在傅長遠的雙臂上插上針管,一支抽取,一支輸回,血液流入血細胞分離機,分離出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其余成分再被重新輸回體內。整個過程持續4個小時左右,最終提取26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這些“生命的火種”已于當天由專人送達血液病患者所在醫院,移植入患者體內。
在等待捐獻期間,市、區紅十字會以及淮陰工學院相關領導、師生紛紛前來探望,為傅長遠送上最真摯的關懷與鼓勵。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向傅長遠頒發榮譽證書并送上慰問金,表彰他的無私舉動。淮陰工學院相關負責人贈送寄語冊,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傅長遠的贊賞與期望。年僅19歲的傅長遠,不僅成為我市首位捐獻造血干細胞在校大學生,也是目前我市年齡最小的捐獻者。他的勇敢與無私,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2023年5月7日,傅長遠還是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名學生。那一天,剛剛過完18歲生日的他作出一個令人欽佩的決定——在家人陪伴下首次無償獻血,并志愿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這是我送給自己最珍貴的成人禮。”傅長遠的話語中充滿堅定與自豪,“若能與他人配型成功,我絕不后悔!”
今年9月23日,正在淮陰工學院協助老師整理材料的傅長遠接到南京六合區紅十字會的初配成功電話通知。他既驚訝又興奮,同時感覺自己非常幸運。“沒想到這么快就能配對成功!”傅長遠激動地說。清江浦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孫佳介紹,非血緣關系的造血干細胞配對成功率極低,傅長遠成為我市第65例、清江浦區第2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11月29日,傅長遠在清江浦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安排下住進市一院。第二天,他的父母從南京趕來陪護。連續五天,他每天早晚都要注射一次動員劑,盡管過程艱辛,他卻從未喊過一聲苦。他說:“只是腰部肌肉有些酸痛,像是輕微的感冒癥狀。”這份堅韌與樂觀,讓在場的醫護人員和清江浦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深感敬佩。
然而,捐獻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家中老人得知情況后,表達了擔憂與不舍。但傅長遠在父母支持下,耐心做起思想工作,說服了家中老人。最終,在經歷高分辨檢測、捐獻前體檢、住進醫院注射動員劑等一系列流程后,傅長遠躺在病床上,血液隨著細長的管子緩緩流出,經過精密的分離設備,珍貴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被提取出來,將生命的希望傳遞給遠方那個急需幫助的人。
“當時得知孩子主動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支持,此外還有欣慰。”傅長遠的母親常錚說。在傅長遠的心中,母親是個熱心且溫暖的人,她總是主動幫助他人,不求回報,這次堅定選擇捐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母親的影響。常錚是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校醫、南京市六合區紅十字救援隊隊長,并具備省級應急救護師資質。她不僅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更熱心參加紅十字志愿服務工作,常常帶著傅長遠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以及應急救護培訓、比賽等,讓他對紅十字會及造血干細胞捐獻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因此,當決定捐獻的那一刻,傅長遠義無反顧。
“捐獻造血干細胞能挽救患者生命,為生命續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傅長遠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此次捐獻的機會帶動更多的人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用愛心點亮患者生命的希望之光。
■融媒體記者 楊 帆
通 訊 員 王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