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道德模范,傳遞榜樣力量。3月1日晚,“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事跡巡演“走進崇川”專場演出活動在南通大劇院舉行。來自全區各街道、村(社區)的700余名群眾,現場聆聽模范故事、感受好人精神。
當晚19時30分,戲曲聯唱《榜樣的力量》拉開演出序幕。情景劇《點亮愛心》、音樂快板《孝老愛親一脈傳》、蘇北大鼓《高飛的風箏》、舞蹈《你的答案》……精彩紛呈的節目以黨的十八大以來涌現的道德模范、“中國好人”事跡為素材編排,傳遞著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道德風尚,推動全社會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
崇川區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中國好人吳錦泉,憑磨刀手藝為街坊鄰居服務,2008年以來,他幾乎將所有磨刀得來的收入及各類慰問金都捐了出去,捐贈金額26萬余元,而他自己,卻住著三間瓦房,過著最簡樸的生活。當晚,他的事跡也被編排成了文藝節目,以《巷子里的磨刀聲》事跡講述的方式,呈現給了觀眾。
崇川的好人、道德模范豈止吳錦泉一人?被譽為福地的崇川,向來崇尚文明向善的道德風尚。前有好做慈善的張謇先賢,實業救國;后有南通大學退休教師、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典型“莫文隋”湯淳淵老人,資助貧困學生。在崇川這塊好人沃土上不斷得到滋養,做好人行好事的信念在市民心中“生根發芽”。
“毛衣奶奶”顧金珍,用1800多個日夜織就260多件毛衣,送給福利院、貧困地區的孩子,讓他們溫暖過冬?!爸哪棠獭辈趟捎ⅲ?0年來通過心理疏導、物資幫扶、實踐教育等方式,呵護著青少年健康成長。
近年來,崇川區更是通過探索城市化區域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路徑,建設崇川區環濠河新時代文明實踐圈、沿長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沿運河新時代文明實踐帶“一圈兩帶”,實施道德風尚高地“壘土工程”,不斷培樹新的道德典型模范人物,在全區營造學習典型、爭當典型的良好風尚。
截至目前,全區共涌現出吳錦泉、胡漢生、徐爾鑄等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3人,江蘇省道德模范(含提名獎)4人,“中國好人”20人,“江蘇好人”44人,各層級好人模范累計達3萬余人,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數量全省領先,為精神文明建設匯聚了榜樣力量。作者:文 | 記者 陳靜 圖 | 通訊員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