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暑漸消,綠茵正濃。為切實幫助和緩解暑期家庭“看護難”問題,今年暑期,常州天寧團區委、教育局、民政局聯合主辦“愛心暑托班”,在全區范圍內開設26個點位,面向6—14周歲青少年提供公益性暑托服務,實現全區街鎮全覆蓋,持續“護航”青少年快樂成長。
據悉,“愛心暑托班”共招募了100余名在校優秀教師和退休熱心教師、200余名高校特長志愿者、10余家專業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執行,并邀請公安、檢察、法院、衛生等特殊領域志愿者,組建愛心暑托班志愿者人才庫,輔助開展法治宣傳、安全自護、素質拓展等課程,共同為暑托班的孩子們提供全面豐富的成長體驗。“愛心暑托班”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以“趣味課程+實踐活動”的形式,為孩子們精心編織“多彩假期”,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度過了一個充實有意義的暑假。
由開發區主導,辦在園區的愛心暑托班,有“億”點不一樣。暑托班內融合了課業輔導、安全自護、心理教育、手工等多元化課程。一次去到ESTPARK KIDS親子家庭游樂中心的戶外實踐課程,讓孩子們不僅在運動中收獲了汗水和運動技巧,更通過完成游戲任務,增強成就感。常州諾德電子團支部開辦的愛心暑托班課程繽紛多樣;武城村委愛心暑托班針對不同年齡段精心設計了不同的課程;東青社區愛心暑托班課程包含禮儀、手工活動、科學實驗、傳統非遺等;橫塘社區為孩子提供了安靜的學習環境和專業的陪伴與指導;陽光龍庭社區愛心暑托班為孩子提供?課業輔導、?興趣培養、?體育鍛煉等多種活動。這個暑假,天寧經濟開發區團工委開辦的6個愛心暑托班,共有近160名孩子參加。
由市兒童醫院、雕莊街道菱溪社區共同舉辦的愛心暑托班,以一場溫馨快樂的結營表彰會,為孩子們難忘的暑期回憶畫上句號。此次暑托班自開班以來,市兒童醫院聯合市天寧區雕莊街道菱溪社區,精心策劃了35門各不相同的課程,其中僅非遺傳承技藝類就有5項,還涵蓋書法、美術、音樂、體育、生活實踐、兒童醫學、抗逆力培育、游學合計10大類課程。“我和愛人是兒童醫院的雙職工,女兒在暑托班享受到這么豐富的課程,還交到了好朋友,真的感覺醫院和社區特別用心,讓我們夫妻倆沒有后顧之憂。”醫學檢驗科主管技師趙虬旻說。
近日,茶山街道清二社區公益課堂圓滿結業,為青少年們的暑假托管時光畫上句號。為期一個多月的公益活動豐富多彩,涵蓋紅色、安全、科技、文化等多樣課堂。紅色課堂上,“五老”志愿者在“古樹新亭”大講堂講述黨的輝煌歷程,孩子們繪制非遺團扇表達對黨和祖國的熱愛。安全課堂中,青少年們參觀紅梅村防震減災館,學習抗震逃生技巧和消防安全知識;清涼小學教師開展反詐騙、防溺水教育,為孩子們筑牢安全防線。科技課堂以綜合素質提升為抓手,通過少兒議事會、“小魯班”科普活動等,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文化課堂的非遺團扇與漆扇制作課程,讓孩子們感受中華文化魅力,體會匠人精神。而麗華二村社區青少年們則共同參與了一場別具一格的“麗華二次方,舜山趣研學”活動,促進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
“只要改變尾翼角度,我們的紙飛機就可以在空中拐彎,尾翼偏向哪邊,紙飛機就會往哪邊拐彎。”8月20日,在常州市天寧區天寧街道通濟橋社區校外輔導站內,一場航模知識科普小課堂正在進行中,一個個紙飛機經過孩子們的“改造”,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科創活動室里傳來陣陣歡笑聲。今年暑假期間,通濟橋社區開展“七彩夏日 益‘童’成長”第二期暑期公益課:“揚沙鑄夢”沙畫公益活動、“非遺潤童心”漆扇體驗活動、“與‘泥’相約”陶藝公益活動等,讓孩子觸摸藝術,感受藝術魅力;社區開展“為夢起航”航模科普等活動、“DIY微縮木屋”小木匠體驗等活動,引導孩子動手動腦,提升思維能力;“五老”模范為青少年宣講愛黨愛國教育、組織青少年尋訪“江蘇好人”張愛萍等,加強兒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厚植道德底蘊;社區還組建青少年志愿隊,50多名青少年陸續參與社區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鍛煉社交和勞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