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瑜珩) 為推動體育場館、健身場所、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單位等企業安全意識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切實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為實現體育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環境,市體育局近日下發《徐州市體育服務行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實施方案》,決定自5月至11月開展市體育服務行業安全生產大檢查。
排查整治階段(5月中旬至8月)。各縣(市)區體育主管部門按照“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市場監管主體責任,對屬地各體育場館、健身場所、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場所等重點場所加強監督和管理,實現全覆蓋。主動聯合市場監管、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從企業資質、從業人員資質、安全防護設備配備、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演練等方面,加大對體育經營場所的執法檢查力度。重點突出健身場所、夏季游泳、冬季滑雪等高危體育經營場所的體育行政執法和安全檢查,督促經營單位切實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對查處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采取批評教育和處罰懲戒等,及時糾正和排除各類安全隱患。
集中攻堅階段(9月至10月)。各縣(市)區按照“行業安全監管率100%”的原則,對屬地各體育場館、健身場所、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場所等重點場所,持續進行不定時、不定點檢查抽查,確保全市體育服務行業安全生產大檢查落到實處。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在屬地各體育場館、健身場所等重點場所中樹立先進管理經營單位典型,引導體育服務行業向標桿看齊,進一步夯實企業主體責任,切實提升安全工作水平,推動體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鞏固提升階段(11月)。深挖全市體育場館、健身場所、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場所等重點場所的安全生產共性問題和突出隱患背后的深層次矛盾和原因,全面梳理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常態化“回頭看”,歸納整理經驗做法,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體系。各縣(市)區體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安全生產基礎信息管理,持續優化完善安全生產檢查記錄、安全風險點、問題隱患和責任清單等基礎信息,加強數據信息的分析研判和綜合運用,提升安全工作針對性、有效性、科學性,確保各項安全生產工作制度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