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黃樓街道白云社區把疫情防控作為開展 “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實踐,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在小區各出入口設立疫情防控檢測服務點,筑起防疫堅固屏障。
在此次抗疫路上,白云社區出現了這么一群人,他們有著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但相同的是抗疫路上的初心。
“30后”“50后”
退休老干部不退縮
在順河街路口的疫情防控檢測服務點,總能看到由幾名“30后”“50后”退休老干部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在忙碌。
“請戴好口罩,出示‘兩碼’,配合測量體溫。”正在拿著體溫槍與登記本的是徐州文化藝術研究所退休老干部志愿者“30后”于道欽與黃樓街道辦事處退休老干部志愿者“50后”張金柱,退休后,他們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活動,疫情面前不退縮,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他們的初心使命。
“50后”“60后”
退伍老兵挺身而出
在老營盤小區疫情防控卡點處,退伍老兵志愿者們正對小區出入車輛、人員信息進行登記,并做好“兩碼”查驗等疫情防控工作。
“50后”退伍老兵吳長會是白云社區的一名網格黨支部書記,他與幾名黨員志愿者組成了一支“疫情防控小分隊”,在晚間使用小喇叭進行疫情防控的巡查,傳達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引導居民科學防范,得到居民的一致贊許。
“60后”傷殘退伍老兵王志剛看到鼓樓區委組織部、黃樓街道黨工委的倡議書后,挺身而出?!白鳛橐幻h員,一名退伍軍人,當群眾有需要時,挺身而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王志剛說。
“70后”“80后”
七彩虹志愿者任勞任怨
白云社區有一支“一拉就響”的“70后”“80后”志愿隊伍,那一抹鮮紅的“白云社區七彩虹志愿者”馬甲映照出的是他們同樣炙熱的心。
他們全力以赴,守護轄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幾人一組分隊下戶,堅持“敲門見人”的工作原則,見人就提示大家做好防護。
“小毛妮,我們是這的老戶了,有什么事就招呼,咱也方便?!睕]有豪言壯語,只有那樸素的話語,任勞任怨,是這支“70后”“80后”隊伍表現出的最真摯的情感。
“90后”“00后”
黨員團員站出來
“這個時候,年輕人就應該站出來!”“90后”年輕黨員劉思序說道。積極投身于抗疫一線的他,展現了青年黨員的責任與擔當。“00后”青年團員張新宇,是王杰中學的高一學生,在暑期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她由衷地體會到社區工作人員的付出和辛苦。
在社區疫情防控的前線,他們只是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抗疫人員的縮影,他們平凡如你我,但只要同擔重任就能匯聚成磅礴的力量。
◎徐報融媒記者 宋新 通訊員 徐冉 實習生 段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