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一天的你,請打開音頻,讓充滿力量的聲音洗去一天的緊張疲憊。”“我在這里,我愿意傾聽你……”鼓樓區為社區工作者建立的公益群中,志愿者們每天晚上都會送上春風般的撫慰。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鼓樓區在全市率先發出志愿服務倡議,無數個公益志愿者走上抗疫志愿服務的第一線。以他們的凡人善舉,凝聚起強大力量,共克時艱。
專業團隊:
“你守護社區我們守護你”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被稱為勇敢“逆行者”的,除了醫護人員,就要數那些辛苦的社區工作者。身心俱疲的他們如果一直沒有宣泄的渠道,不知哪天就會崩潰。
意識到這點后,鼓樓區民政局迅速組織專業社工機構、心理咨詢機構、醫務工作人員等相關社會力量,啟動“你守護社區我們守護你”心理防疫助力項目服務。組建一支近30人的在線服務團,包括心理加油熱線、在線預約系統和信息宣傳平臺、交流互動群及多個專業支撐服務群,為社區工作者提供醫護常識、情感支持、心理疏導、情緒撫慰、能力建設等服務。
心理熱線隨時傾聽社區工作者的心聲。一個苦悶的社工連線,說起她目睹照顧了十多天的隔離人員被120帶走,情緒坍塌卻無處訴說;一名工作不久的小青年,平時在別人眼中陽光開朗,最近壓力太大,常因一點小事就“炸毛”…… 負責心理疏導的陳孝芳說,每一位社區工作者都讓人敬重、心疼,她要做的就是傾聽、撫慰,讓他們給自己一點放松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心情晴朗起來。
該項目負責人蔡峻嶺說,疫情過后,這些長期疲勞的社區工作者仍然需要一個調整恢復期。他們會以多種形式為這些“鋼鐵戰士”提供柔性志愿服務。
黨員志愿者:
“招之能來,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2月5日,鼓樓區委組織部率先向轄區全體黨員發出了“紅色集結令”,號召全區18000多名黨員迅速沖鋒到第一線,于2月7日前全部到所在網格支部、社區黨組織報到,以“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戰斗精神,真正成為防疫的主力軍。發出集結令后,一夜之間就有9000多位黨員踴躍報名。
“在這場疫情戰斗中,我將牢記初心,勇擔使命,自愿沖在疫情戰斗的最前線,為人民群眾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線,不計得失,無謂生死!”2月7日,鼓樓區黃樓街道彭校社區15位黨員在一份請戰書上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同樣是在7日下午,鼓樓區下淀社區黨委成立了疫情防控志愿排查隊、志愿宣傳隊、志愿消殺隊和志愿突擊隊,4支隊伍以黨員為中心,各司其職,奔忙在社區各個疫情防控崗點和大街小巷。
蘇堤小區是一個沒有傳達室的老小區,門口一只綠色的帳篷就是夜間值班人員避風的地方,透過帳篷上的透明窗戶,可以清楚地看到來往人員和車輛。沈苑社區第三黨支部的崔書記今年60歲了,他和其他幾位黨員輪流在此值夜班,眼里布滿血絲,“我是黨員,必須起到帶頭作用”。
鼓樓榜樣:
榜樣力量助力戰“疫”
這世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4年來,鼓樓區先后評出84位鼓樓榜樣。疫情發生以來,鼓樓榜樣們再次發揮了他們的榜樣作用,以各種方式助力戰“疫”。
防控第一線,上陣夫妻兵。第四屆鼓樓榜樣喬昌蘭現年73歲,從大年初四開始,和愛人一起幫助社區進行防疫宣傳,一起在小區門口輪流值班站崗。
現年76歲的鼓樓榜樣、徐州好人欒幼華,前段時間身體做了手術,一直在家休養。得知轄區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在小區門口站崗時, 2月9日中午,欒幼華老人堅持要求替崗,讓工作人員回去吃一頓熱乎飯。
據了解,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鼓樓區委宣傳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動員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尤其是有醫學、心理咨詢、應急救援等專業技能的志愿者(組織)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截至2月10日,全區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3836次,參與人數共計2651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