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體現著親情醇厚、鄉情濃烈、合家歡慶的特點。春節,也是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人氣最旺的時候。蘇州緊緊抓住春節期間“年味”“民味”“文化味”的特點,早策劃、早部署、早落實,積極動員各市區、各部門及早謀劃送文化、送溫暖、送新風活動,強化“供需對接”,以“我們的節日——春節”為主題,以2020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為龍頭,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為載體,精心開展“十百千萬”系列主題活動,切實讓文明實踐在蘇城強起來、實起來、暖起來,讓廣大農村群眾和返鄉過年的人有“得”更有“感”。
開展“新時代新民俗進萬家”活動,將激活與革新相融合,大力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通過舉行2020年“蘇州城門掛春聯文明實踐送祝福”、“年畫重回春節過別樣姑蘇年”、“百家百花惠百姓福滿蘇州”迎新春、“金鄉鄰走親眷”、“紅紅火火過大年”全民健身等移風易俗活動,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啟動“我們的節日”——蘇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民俗進萬家”征集活動,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的“新民俗”,倡導文明、健康、節儉新風。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使之轉化為農民群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開展好鄰居、好媳婦、好公婆遴選,引導農村群眾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信踐諾、勤儉持家。深化文明村鎮創建,表彰“農村文明戶標兵”“文明家庭”,尋找“最美家庭”,不斷提高群眾文明創建的參與度和支持率。倡導綠色生活,組織農村群眾從生活垃圾治理等身邊小事做起,大力開展鄉村清潔工程。依法規范農村宗教事務,抵制陳規陋習以及腐朽落后文化侵蝕,營造好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舉辦“千場文藝展演賀新春”活動,將“送”文化與“種”文化相融合,為市民群眾獻上豐盛的“文化大餐”。堅持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主題,持續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全民閱讀春風行動”、新春送書下鄉等品牌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舉辦2020蘇州市新年民族音樂、新春戲劇惠民演出、慶元宵曲藝惠民演出等文藝展演活動,強化“供需對接”,做到每項活動都有具體聯系方式和時間地點,把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送下鄉,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扶持民間文藝社團和業余文化隊伍,傳承農耕文化、民間技藝、鄉土藝術。開展鄉村廣場舞、地方戲曲會演、戲曲進鄉村、讀書看報、文藝培訓等活動,精心設計“我和我的祖國”“我們的節日”群眾性活動載體,提振農村群眾的精氣神。繼續實施“流動圖書大篷車”等項目,推動優質文化資源向鄉村延伸。
開展“溫暖惠民百項行動”,將物質幫扶與精神關懷相融合,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空巢老人、失獨家庭、困難群眾等進行重點幫扶,通過開展市領導春節走訪慰問、快遞行業“新春送溫暖”、蘇州市火車站春運“暖冬行動”、博愛送萬家、“關愛空巢老人我們在行動”養老助老計劃等幫扶活動,為群眾送去關心關愛。對時代楷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先進典型進行走訪慰問,激勵先進典型更好地發揮榜樣示范作用,營造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在春節前舉辦民營企業家沙龍,市政府主要領導與20多名企業家面對面深入交流,傾聽意見建議和訴求,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推出在蘇企業職工返鄉專列等服務,為企業送祝福鼓干勁。深入開展健康扶貧,與省聯動開展“健康江蘇、服務百姓”大型義診服務活動,積極組織巡回醫療、健康宣講、贈送藥品和醫療器械等活動,把衛生知識和醫療服務送下鄉。
成立十類系列志愿服務隊,將志愿服務與“三農”工作相融合,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增效。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以2020年蘇州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龍頭,由近30個部門單位參與,組建了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文明新風、農業科技、科學普及、醫療健身、助學支教、生態環保、普法守法10大類志愿服務隊,面向廣大農村群眾和返鄉過年的人開展送文化、送溫暖、送新風等各類志愿服務,滿足春節元宵節期間農民群眾具體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務需求。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從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豐富群眾節日精神文化生活、關心關愛干部等8個方面部署節日期間各項工作,確保全市人民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