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6時30分,華燈初上,南京市建鄴區吳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附近的“紅色夜市”火熱開攤。
與尋常夜市不同,這里“賣”的是“文化大餐”。舞蹈《春色莫愁湖》、情景朗誦《紅色家書》、新編南京白局《祖國這十年》、合唱《把一切獻給黨》……志愿者們輪番上演“拿手好戲”,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團講師帶來了國防宣講“微課堂”,前來欣賞的居民越來越多,喝彩聲此起彼伏。
據了解,這是由建鄴區文明辦、南京紅色文化志愿者聯盟共同舉辦的“紅色市集”晚間文明實踐活動。現場精心設置了紅色文化區、便民服務區、紅色電影區以及微運動區,不僅紅色氛圍濃厚,而且不乏互動體驗的樂趣。
紅色文化區憑借紅色問答、紅色讀書角、紅色DIY、非遺展示等豐富的體驗項目,吸引了眾多市民“打卡”。聽說家門口就能體驗做漆扇、糖畫等傳統手工藝,附近小區居民盧蔓早早就約了小姐妹出門。
隨著天色暗下來,居民們三五成群地向紅色電影區“轉移”。當晚放映的影片是《開國將帥授銜1955》,勾起了老一輩人的記憶。居民朱師傅對老伴笑道:“好久沒和你看露天電影了,仿佛回到了我們那個年代,這夜市有意思!”
“今年,我們正式加入了南京文明實踐伙伴計劃,并結合優秀項目、紅色場館、文明實踐站等打造了南京紅色文化文明實踐帶。這次‘紅色夜市’晚間文明實踐活動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南京紅色文化志愿者聯盟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用更加接地氣、聚人氣的方式讓紅色文化融入市民“夜”生活,打造更多“夜服務”“夜分享”“夜體驗”文明實踐新場景。(南京日報 記者 馬憶玲 圖:建鄴區文明辦)